德水观澜 | 暖心护考背后的城市温度


□李然然

即将到来的一年一度的中高考,既是学子们的人生大考,更是检验城市治理水平的“民生大考”。今年,德州公安、志愿者和社会各界携手打造的“护考”服务,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展现了城市文明的温度与担当。

执法为民,公安服务有力度显温度。德州市公安户政部门开展“护航中高考 集中办证月”活动,将便民服务做到极致——145个户籍派出所“午间不断档、下班不打烊”,24小时响应考生需求;考点周边交通管制科学有序,各考点部署护考警力和应急车辆,建立“122热线+路面执勤”双保险机制,确保考生紧急需求第一时间响应。这些举措,体现了公安机关“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法理念,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化作守护考生的切实行动。

社会协同,志愿服务照亮文明底色。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在每个考点配备20名志愿者,从提供饮用水、应急医疗救助,到设立失物招领点,全方位守护考生需求。他们用微笑与服务,编织起社会共治的“温情网络”,这是对政府服务的有力补充,彰显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蓬勃活力,让“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城市大考,治理实践验初心见真情。中高考护航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城市治理水平的缩影。从公安民警的“绿色通道”,到志愿者的“爱心驿站”;从交通管制的“静音模式”,到应急保障的“闪电响应”……这些扎实有效、温馨有力的服务举措,是政府职能部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未雨绸缪之举,传递着全社会助力广大考生在平静祥和的氛围里从容赶考、考出所愿、赢得人生的民生温情,体现了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的提升。

当然,也要看到,高考服务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保驾护航之外,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多向发力。人们欣喜于看到:随着高考将至,出租车“爱心送考”、开通办证“绿色通道”……以守土之责、细微之心护航高考,全力以赴保障广大考生安心赴考,这既是我们每个人对高考最好的支持与助力,也是全社会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生动彰显。换句话说,也正是因为这些看上去不显眼、但又不可或缺的暖心服务,才让广大高考学子把梦想放进心里、绽放笔尖、尽情发挥,收获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作者单位:齐河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