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长安的荔枝》热播,年轻干部能从李善德身上学点啥?


□顾德政

近日,热播影视作品《长安的荔枝》以盛唐时期小人物的“微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基层官吏李善德“以专业破困局、以担当护民利”的生存智慧。当下基层治理中,“本领恐慌”与“担当弱化”仍是当下不少年轻干部的突出问题。要将“干事”二字落于实处,年轻干部或许能从李善德身上学点啥。

扛起“千斤担”,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魄勇挑时代重任。剧中李善德接下“荔枝转运”任务时,明知是“九死一生”的烫手山芋却徒步千里勘察岭南栈道。当他在庆功宴上掷算筹痛陈“一骑红尘拆百房”的惨状时,那声“宁被贬谪也要直言民苦”的呐喊,正是“把群众利益置顶”的担当自觉。当下个别干部以“花花轿子众人抬”为借口逃避责任,在信访调解中“踢皮球”、在项目推进中“等政策”,本质是将“明哲保身”“规避风险”置于“干事担当”之上。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年轻干部要摒弃“躺平”“佛系”心态,主动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破除“等靠要”思想,敢于直面困境,敢想敢拼敢干。要杜绝拖沓敷衍,以“箭在弦上”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树立高效担当实干作风。

精研“转运术”,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匠心锤炼专业硬功。练就一技之长,自有一方天地。李善德将荔枝转运拆解为“道路距离计算、驿站运力分配、保鲜技术研发”三大模块,甚至绘制“损耗率与温度湿度关联曲线”,这种“把复杂问题转化为可计算参数”的专业能力,让“贵妃笑”从空想变为现实,印证了“一技之长可破万难”的真理。当下,部分干部陷入“本领恐慌”,或困于“事务主义”窠臼疏于钻研,或空谈理论脱离实际。因此,年轻干部要上好“学不能已,行不能滞”的必修课,让书本成为“登高望远”的云梯,让基层化作“淬火成钢”的熔炉,多向“蹭饭书记”学习,常走“泥巴路”,多坐“小板凳”,让民情日记写满“土话诉求”,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走好“荔枝道”,以“枝叶关情”的务实浇筑民生基石。李善德转运荔枝时,在竹简上刻下沿途百姓“拆房让道”的血泪账,当他用算筹核减每一分损耗时,实则是在丈量“官心”与“民心”的距离。新时代年轻干部当知,“干事务实”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要把“荔枝道”走成串起柴米油盐的“民心路”。要在原则问题上亮锋芒,学会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抵制权力滥用、形式主义、数据造假等歪风邪气,像李善德拒绝虚报损耗般寸步不让,以“宁被贬谪”的刚正守住底线。要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作者单位:乐陵市委组织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