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审计局:文明聚力 立审铸魂

6月23日,乐陵市阜康路施工现场热浪灼人。三位审计人员头戴遮阳帽、身着防晒服,正默契配合:中间的女审计师手持探地雷达,两侧一人操控笔记本电脑实时分析数据,一人驾驭无人机盘旋航拍。雷达脉冲与飞机轰鸣交织中,最新科技正为城市道路“把脉问诊”——这是乐陵审计人以技术革新推动审计质效跃升的生动缩影。作为新晋“全国文明单位”,乐陵市审计局以党建领航、以科技为笔、以文明为墨,在齐鲁大地上书写新时代审计答卷。

利用无人机和探地雷达检测道路

党建领航 铸魂固本强根基

6月19日,郭家街道家风馆内,乐陵市审计局党员干部与郑家新村党员,共同开展“兴正气家风,守清廉本色”主题党日活动。

在讲解员引导下,众人驻足于“廉吏典故”展区,透过明代廉臣王翱“还珠拒贿”的故事,感悟“以家风正党风”的深刻内涵。这种“党建+共建”模式,已成为乐陵市审计局文明创建的常态化实践。

赴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开展“四铁精神”健步行,在《沂蒙红嫂俺的娘》观影中重温红色记忆,通过“物印初心”宣讲会让审计故事口口相传……市审计局创新打造“青铜镜”机关党建品牌,深化“审计一线党旗红”支部特色。

乐陵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国柱表示:“我们推动党员100%到帮包小区亮身份,累计开展共驻共建活动300余次,从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到构建党组、党总支、党支部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理论学习成果正转化为审计监督的硬核效能。”

志愿添彩 文化聚力树新风

“大娘,大热天出门要记得抹花露水!”6月22日,“青铜镜”志愿服务队走进郑家新村,为村民送上西瓜、毛巾等防暑物资。

在乐陵街头,“审计爱心驿站”常年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提供热水与休憩空间;乡村小院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设“彩虹课堂”,为独居老人清扫院落。这支59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公益活动500余场,服务时长超4000小时,打造出“银龄课堂”“审计惠民直通车”等特色品牌。

审计重点项目

秉承“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之中”的理念,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审计监督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之路,组织志愿者深入国企、社区、乡镇(街道)、审计现场,以多种形式向被审计单位、群众宣讲审计知识、发放宣传手册、征询意见建议,传递文明审计理念。

“享为书虫”读书活动

走进审计局“印象审计”文化体验馆,三千多年审计史从西周“宰夫”制度延伸至大数据审计时代;“初心曦园”党建平台里,泛黄的审计老照片与职工创作的书画作品相映成趣;“枣乡红”多功能室的智能交互屏上,正演示着智慧审计的创新实践。这套一馆、一台、一室的文化矩阵,既是审计历史的活档案,也是文明传播的展示窗。

市审计局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每年开展的春联送福闹元宵、粽香端午话家风等传统节庆活动,与“享为书虫”读书月、骑行调研活动相得益彰,让文明气息如枣乡晨风般浸润人心。2022年编纂的《乐陵审计志(1984-2020)》获评全省审计机关精神文明精品工程,审计藏品工作列为全省试点。

科技赋能 智审提质显担当

“过去靠人工丈量,至少需要一周;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完成航拍,三维建模让隐蔽问题无所遁形。”孟国柱指着智能交互屏上的高端医药化工产业园项目模型说。去年,该局利用无人机航测获取1万余张影像、300GB数据,精准发现多处道路施工质量问题。而被称为“地下B超”的探地雷达,更以2公斤的便携机身发挥奇效——今年4月,应德州市审计局邀请,在德州天衢新区长河公园开展跑道检测,经取芯验证,雷达数据检测结果与实地勘测完全一致。

科技赋能催生审计硬核成果,完成了很多过去难以完成的挑战,吸引省内外多家单位、机构前来交流学习。
人才梯队同步崛起——28人通过中高级审计师考试,8人取得无人机驾驶员执照,与山东财经大学共建的实训基地正为审计铁军注入源源不断的专业动能。

从党建红到志愿橙,再到科技蓝,乐陵市审计局以文明创建为纽带,将“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初心熔铸于每个审计现场。当探地雷达的脉冲穿透柏油路面,当无人机的航迹划过枣乡晴空,这支文明之师正以科技与文明的妙笔,在这片沃土上续写着新时代审计事业的璀璨篇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吴霞 张萌萌 编辑|于春芝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