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事就到社区书院看看电影、读读书,跟着老师练习跳广场舞,社区文化丰富多彩。”近日,在齐河县祝阿镇望岱书院“共享舞蹈室”,望岱社区居民钟丽丽说。
祝阿镇望岱社区辐射8个行政村,为满足不同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文化书院建设上,该镇聚焦文化生活化、生活文化化,积极探索“书院+”模式,充分整合辖区优势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望岱书院,设有田园讲堂、“双龄”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直播间、乡村振兴展厅、“齐宣共讲”理论宣讲室、图书阅览室、“俺村真有戏”影院、共享舞蹈室等功能室,形成“有温度、有活力、聚人气”的磁场效应。
书院依托周边沿黄河文明实践展示带“黄河渡”“黄河谣”“黄河颂”“黄河吟”文化广场、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及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阵地资源优势,构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文化共传”的“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服务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开放式文化教育综合体。同时,该镇发挥“文明实践+”作用,培育文化队伍,建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非遗传承、曲艺、广场舞蹈、农民画创作等“N”支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为主体的“1+N”模式,开展各项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助力文化书院建设。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着力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为全龄人群提供多样化服务,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针对“一老”,社区文化书院为老人举办饺子宴、生日宴及义诊、义剪等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对青年群体,开设非遗传承、瑜伽、电商直播等培训课程,为青年人提供技能培训,丰富青年人业余生活。针对“一小”,社区提供看护、剪纸、绘本陪读等文明实践服务,并在图书室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等活动。针对残障人士,“齐享·公益岗”服务驿站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岗位,为行走不便的老弱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书院以四大功能类型为抓手,构建起立体化文化服务体系。“红色故事我来讲”主题宣讲会上,老党员讲述黄河岸边的革命往事;“非遗工坊”里,鲁锦织造技艺传承人带领居民感受经纬间的千年智慧;“黄河民俗文化大集”上,回族油香与汉族面塑同台展示;尤其在民族文化融合领域,成立了“石榴籽工作室”,专门负责社区内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商议;民族儿童活动中心里,回汉孩童共学民族歌舞;清真特色饮食文化街让舌尖上的民族文化转化为发展动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官行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