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让“药香”不怕巷子深


□张文忠

日前,2025海峡两岸(德州)中医药交流大会在德州举行。活动创新采用“主夜市+分场”模式,主会场设于德州澳德乐时代广场,同时在全市10个县市区精心布局夜市分场。通过中医义诊、养生体验、药膳品鉴、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以贴近民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让千年药香突破地域限制,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德州中医药底蕴深厚。中药桑黄文化在德州孕育,金银花、丹参、板蓝根等道地中药材在此种植,北宋主持编纂《开宝本草》的翰林医官刘翰、编纂《调膳摄生图》的御医赵自化都是德州人。历史为德州发展中医药事业植入的基因密码,唯有与当代需求完成“解码配对”,才能让药香历久弥新的关键。

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防治未病”的理念,与当下大众追求营养保健、养生休闲的健康目标不谋而合。在德州,这样的理念正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针对现代人群的体重管理需求,德州各级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开设专业减重门诊,将中药复方调理、体质辨识膳食指导,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运动疗法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体重管理体系。在传承层面,医务人员走进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普及活动,带领学生辨识黄芪、枸杞等常见药材,学习基于中医穴位原理的护眼保健操,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治未病”的种子。

过去,中医药如深闺佳人般蒙着神秘面纱,如今借科技赋能、“国潮”东风褪去轻纱,开辟出更多场景与产品,应用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大格局中。德州推进“中药处方一件事”改革,推动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提供“线上煎药”服务,实现一次就医即可享受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宁津县中医院以丹参、玫瑰等道地药材为原料,经现代工艺萃取草本精华,制作中药口脂、胭脂、面膜等用品,让《本草纲目》中的养颜古方与当代女性的美妆需求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美丽对话。

让醇厚药香走出深巷,助力更优质、科学的健康生活,已成为时代赋予各方的使命。中医药文化传播必须把健康理念放在首位,否则难以转化为真正惠及大众的成果。消费者在购买含有中药成分产品时,也要仔细研读成分说明与适用禁忌,避免盲目跟风;接受中医服务时,需选择资质完备的正规医疗机构,防止被不实宣传误导。

让我们主动拥抱中医药文化,探寻中医药文化与自身健康管理的契合点,探寻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道,让千年药香飘得更远、更悠长。

(作者单位:宁津县鹏达集团)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