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明底色 激活文旅动能——德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侧记

7月11日上午,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举行。这场集总结表彰与工作部署于一体的会议,为德州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标定了新坐标。

会议指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承办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这“两件大事”,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品位、群众获得感与城市美誉度,充分展现了德州干部的担当精神。

时下,行走在德州中心城区,整洁的环境、便民的设施、悦目的景观与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共同构成一幅文明画卷,传递着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我们以‘全民城管’‘马路城管’‘为民城管’‘温情城管’为抓手,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城市面貌提档升级,人民幸福指数攀升。”市城管局局长卢瑞祥分享了城市精细管理与文明风尚同频共振的实践。该局推行网格化管理,全员下沉一线,开展“洗城”行动,整治背街小巷百余条,拆除围墙护栏数万米,规范户外广告,新增绿地和公园面积显著,建成口袋公园235个。“市城管局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管理短板,着力在打造宜居环境、解决市民诉求、办好民生实事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常态长效、共建共治。”卢瑞祥表示。

德开小学校长曹爱芹则分享了文明在校园的深耕细作。学校将文明校园建设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红色德育”体系,通过开发课程、举办故事会、开设微课堂、组织研学活动,让红色精神滋养心灵。“我们突出‘从小做起’理念,通过‘小餐桌’光盘、‘小课桌’整洁、‘小问候’温暖等细节,让文明习惯点滴养成。未来计划深化日常养成教育,探索建立智慧德育平台,进一步提高家校社协同。”曹爱芹说。

文化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市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着力扩大文旅消费,深化“文旅+百业”融合发展,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优化文旅消费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和旅游需求,助推全市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此前,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受到与会嘉宾、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也为全市的文旅发展注入“强心剂”。此次推进会上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全力做好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持续放大大会溢出和引流效应,加快建设鲁冀边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鲁重要旅游目的地。

乐陵市委书记王晓勇在发言时说,乐陵市抢抓北京影视产业外溢契机,建设省重大项目乐陵影视城,创新打造“影视+文旅”顶级IP,开发了一批年轻人喜欢的文旅消费新模式。“我们将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动文旅影体农商深度融合,形成以影视城为龙头,以千年枣林、碧霞元君故居等为支撑的旅游新格局。”

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深耕齐河16年,打造出集生态、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文旅产业矩阵,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旅游企业代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妍表示,提振文旅市场,激活文旅消费新潜能,离不开政企协同发力。“我们将推动发展区域化、模式多元化,积极发展‘文旅+康养’‘文旅+会展’‘文旅+研学’等业态,以欧乐堡系列景区为核心,联动相关企业、和美乡村等形成文旅联合体,推动单一消费向多元消费跃升,让更多人走进坤河、感受齐河、爱上德州。”

会议强调,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是建设更高水平城市文明的新起点。未来,德州将推动工作重心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深化转变,更加注重特色文明呈现。核心是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既要持续优化城市公共设施、整治环境秩序等“有形”基础,更要久久为功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涵养时代新风。同时深化“文旅+百业”融合,着力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培育新业态新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做好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半篇文章”,赋能城市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马乐 董天力  编辑 | 芦瑞瑞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