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乐陵市丁坞镇暑期公益文化课堂正式开课,丰富多彩的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少年踊跃参与。
为缓解假期留守儿童及有需求家庭的看护难题,丁坞镇自2023年起持续开展“关注留守·助力成长”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对接服务对象,将关怀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
依托文化社区建设,丁坞镇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开设公益课堂。同时,广泛动员辖区内文艺爱好者、老艺人担任主讲教师,并招募青年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作为助教,组建起一支由“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爱心人士、大学生构成的百人志愿团队。秉承“打造家门口的公益文化课堂”理念,该镇通过引入非遗文化等特色课程,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为孩子们提供多元教育服务和丰富文化滋养的同时,有效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名绘画爱好者,我很高兴能用这种方式传授绘画技巧,让更多孩子认识、喜欢农民画,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非常有意义。”农民画家贾西亮表示。首期农民画课堂吸引了13名青少年报名。志愿者老师热情讲解农民画的起源、发展与艺术特色,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画卷中,也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热情。学员张天旭收获颇丰:“老师的讲解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农民画,也深刻认识到它不仅是艺术,更是我们讲述中国故事、传承爱国精神的有力载体。”
本次暑期公益课程内容丰富,不仅开设了农民画、“跑玩意儿”舞蹈等非遗项目,还包含红色故事讲演、书法、阅读、剪纸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课堂还涵盖作业辅导、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模块,在有效填补暑期“监管真空”、解决孩子“去哪儿”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田,助力其健康成长。
目前,丁坞镇暑期公益文化课堂报名人数已超30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张萌萌 编辑|于春芝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