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过去,人们把搬运的行当称为脚行,搬运工等活的地方,叫做人市。
脚行的起源
德州脚行是伴随着大运河的畅通、漕运的发展而诞生的。
清末民初,运河繁忙景象
隋炀帝继位后,为方便南粮北运,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开凿了大运河。伴随着608年永济渠的开通,德州段运河正式通航。彼时的德州城,还不在目前的位置。金天会七年(1129),距离德州城北1.5公里许的北厂设立将陵仓,此为真正意义上的德州漕运文化起点,脚行这一新兴行业随之诞生。
明迁都北京后,德州成为南北要道,“枕卫河为城”“控王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 明永乐九年(1411),政府第一次对德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功能规划,柴市街、米市街等一批街巷诞生,德州完成了从单纯军事要塞向商业性城市的转变。这个时间段,从明洪武三十年(1397)设卫筑城算起,仅仅用了14年,德州从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继而,明永乐十三年(1415)在北厂建设了规模巨大的德州仓,同时设立了户部监督分司,负责人是正六品。 按照设计标准,当年库房每10间连在一起,成为一连,德州水次仓有80连,预备仓有20连,场面壮观。德州与淮安、徐州、临清被后人誉为“国家四大漕运粮仓”。
与德州仓同时建设的,还有济南府兑粮公馆,济南府辖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德州仓。这些州县均建设有自己专门的粮仓和栈房,并逐渐形成了北厂目前西南、东北两条主要街巷。这时的德州,漕仓文化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德州脚行也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迅猛,但主要以漕粮装卸、拉纤为主。
人市的诞生
有漕运装卸就需要人手。人市就是当年的劳务市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早年间,德州人市的劳力,主要就是从事搬运及装卸工作,他们是最熟悉德州街巷的人。
1941年,德州站前广场的脚力
明清以来,德州主要有3处人市:一处在北厂街;一处在剪子股街西侧的豆腐坊;一处在原火神庙。漕船、货船到来,需要装卸工或者纤夫,东家就到人市上来找。工钱随行就市,基本约定俗成。
人市相对固定,但工作地点随着漕粮码头的变迁而变化。明朝初期,德州运河码头主要有上码头和北厂码头。明正统十四年(1449),朝廷将德州水次仓和预备仓搬到了城里面,码头也随着南迁,桥口码头成为最繁忙之地。此后,经历了雍正和乾隆年间运河改道后,逐渐形成了桥口码头和水营码头两个中心。其中,桥口码头位于广川桥边,水营码头是在原上码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此之外,据《德州志》记载,德州还有8个大的渡口:第三屯渡口、上码头渡口、浮桥渡口、彭家船渡口、白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和桑园镇渡口。
另外,在一些大的货栈、车店和煤炭店附近,也有一些守候的人。
封建把头垄断脚行
脚行一直为封建把头(把持一个行业的头目)所垄断,这种脚行把持制度一直持续到德州解放。
1941年,德州站的装卸工
民国初年到卢沟桥事变期间,驿站裁撤,内河漕运全部改为民船,加上津浦铁路的开通以及汽车的运行,德州的物资集散能力进一步加强。当时,在火车站和水营、桥口、福记3处码头,聚集着不少推车和脚力,其中一部分成为职业劳动者,一部分发展成为把头,他们各据一方,控制着所辖区域的货物进出。
水营码头,在目前胜利桥南侧,由豆腐巷李姓人把持。桥口码头,在桥口街西街口处,先由曲姓人把持,后由张氏兄弟两人把持。张氏兄弟势力比较大,他们经营着澡堂、煤炭店,还监管摆渡。码头上的脚力,全部劳动收入的40%至60%流入了把头的腰包里,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强占硬取,剩下的仅仅有20%至30%。
火车站内的货物装卸由脚行把头把持,为避免内部冲突,脚行把头将人员分为南货和北货两个班,每班四五十人,凡从南方运进或者向南输出的货物,由南货班负责,反之就由北货班负责。
除了车站、码头,当时陆地上,挑夫、掮夫、赶脚的贫苦劳动者充当了零散货物和独身客商转运的主力军,镖行和大车店主要负责大客户的物资转运工作。他们既没有管理机构,也没有固定运费,大都是独自承揽,当面议价,自劳自得。后来出现了私人汽车公司的工人、从事马车运输的工人、人力车工人等等。
当时德县县政府也有行业公会,但基本没有积极作用。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德州后,国际运输公司德州出张所控制了所有码头、火车站的装卸。
解放后有了自己的组织
德州解放后,逐渐成为冀鲁豫边区的物资集散枢纽,南起新乡、北达天津的水运逐渐恢复,港口吞吐量逐年增加,装卸队伍随之扩大。
1946年8月,德州市人民政府号召全市人民生产自救,设立了街区劳动组织。这些组织以街道干部为核心,以人市上的个体劳动者为基础,主要负责装卸和搬运货物。其中最大的为脚力工人劳动组,由原水营码头和原国际运输公司的工人组成。街区劳动组织采用封闭管理模式,本辖区搬运业务均由本辖区劳动组织承包,不许其他辖区介入。
1947年秋,随着铁路公路的修复及内河航运的恢复,物资流通日益增加,原劳动组织已经不能适应运输装卸生产的需要。1948年1月,德州市脚力工会应运而生,由各街道的劳动组合并而成,脚力工会统一了全市脚力费用的结算标准,划分了搬运装卸的业务范围,有工人1158人,下设8个分会,分别设在盐店口街、西河涯、桥口街、八仙庙街(今胜利街)、大井街(今旭升街)、南关街、米市街和南营街,形成了合作社性质的运输机构。规定市内短途运费为每公里地7公斤小米,5公里地18公斤小米,内河船舶装卸每吨3.75公斤小米。至此,市内货运开始由脚力工会各分会承揽,长途货运则由交通旅行社马车队承运。
1949年4月,脚力工会改组为德州市搬运工会联合会,下设运输、码头和装卸3个办事机构,分别领导和管理有关运输、码头和火车装卸的具体业务。
1951年3月16日,德州市搬运公司成立。到1958年,德州市搬运公司发展到1100多人。这支装卸队伍,为德州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南北水路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58年下半年,德州市搬运公司根据上级指示,将码头3个装卸队的880人,移交航运局,有关码头装卸的事宜也由航运局接管。
今年86岁的老船工冯亮才拿到的第一份工钱就是在桥口码头,那年他14岁,进入码头做装卸工,由于年龄小,干的是同样的活,但只能拿到一半的工钱。从1948年正式参加工作到退休,冯亮才历任德州航运局装卸工、调度员、生产部主任、工会主席等职,见证过一名纤夫逆流拉一万斤货物的场景,也见证过千帆过境的货船繁忙景象。他告诉笔者:目前运河边上依旧存在的两座小楼,北边的是花纱布公司的警卫室,南边的是码头上的调度室,当年他就在这里上班。如今他经常去运河边上走走看看,听人们叫一声“老码头”,心里特别舒服。看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小楼,以及河堤下的仓库,总觉得特别亲切。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