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 肖吉木:深情歌声礼赞新中国

70年是一段漫长的时光,承载着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在肖吉木看来,那更像是一首歌。

出生于1949年的肖吉木,是我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70岁生日将近,他完成了自己回忆录的写作,名字就定为《岁月如歌》。8月16日,记者在市歌舞团家属楼见到这位与新中国同生共成长的老人,疾病让他变得身形消瘦,可精神依旧矍铄,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举手投足间都是艺术家的翩翩风度。

肖吉木指导孙子练声。  记者 马乐 摄

最难忘的
是观众们热切的眼神

肖吉木出生在济阳县西肖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凭借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少年时期便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当时的农村,受到条件限制,能接触到文艺演出的机会少之又少。每当地方剧团来村里表演,便是肖吉木最高兴的时候,“看着台上的演员,既激动又羡慕。家里穷没钱买票,我就爬墙头过去,或者捡人家用过的票粘起来蒙混过关。”长大后的肖吉木,并没有忘记这种感觉,而且在他走上演艺道路后,从台下观众的眼神中也读到了这种似曾相识。“那是一种对艺术的渴求,群众需要我们,他们的生活需要艺术。我不能让大家失望。”

带着这份使命感,他利用一切机会,多方请教名师,提高自己的演唱功力。每一首歌都认真研究、仔细琢磨,不把它练到最佳火候誓不罢休。有人不理解,但是他却说:“每一首歌都是有灵魂的,希望通过我的诠释,能让听众获得至真至美的享受。”

天赋加上数十年如一日追求极致的不懈努力,让肖吉木对歌曲的演绎无比精准传神,他攒下来的各种获奖证书,摞起来比几十本书还要高,单是全省音乐文艺汇演的一等奖,就拿了6次。

从矮平房到4层楼
从小拉车到大客车

1970年,德州地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现市歌舞团)成立,肖吉木于当年7月16日来到德州正式报到,一路风风雨雨40年,成了元老级别的人物。

肖吉木回忆,成立之初宣传队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就在地委第一招待所的院子里练功排练。全队一共20多人,男舞蹈演员只有4人,上台时人数不够,他们4个男歌唱演员就得上去充人数,做一些举旗、敲鼓的简单动作,被人戏称为不会动的“4个棒槌”。

每到下乡演出,都是用小拉车拉着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还有发电机,步行前往。肖吉木介绍,演出场地条件也很差,就在庄稼地旁,“夏天灯光一照,蚊虫满天飞,唱歌时飞虫飞进嘴里是常有的事。”

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作为德州本土的专业演出团体,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群众热情的欢迎,这让队员们忘记了一切劳累,干劲十足。

后来,宣传队先改名文工团又改成了歌舞团,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场所,十五六间平房,办公室、宿舍、练功房、仓库一应俱全。肖吉木成了副团长。团里买了一辆大客车带着全团往返于山东、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巡回公演。

“20世纪90年代,市里为我们建起了4层的综合办公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后来又建了宿舍楼。团队人员增加到60余人,业务水平更加精湛。”肖吉木说,“条件越来越好,说明党委政府对我们越来越重视,这是一种鞭策。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创作表演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人民群众。”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
心中便有多少真情

1980年肖吉木第一次参加全省独唱比赛(资料照)

作为我市文化系统3大专业院团之一的市歌舞团,从建成之日起,送演出下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节目,就是他们的一大重要工作内容。作为团队骨干,肖吉木每年下乡演出近200场。每次表演前,他都要根据观众特点选择表演曲目,并且反复排练,经常上台后连唱四五首,观众仍不让下台。

表演之余,他还坚持与村民们一起劳动,在劳动中观察百姓的生活,并将这些心得和体会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党的政策暖心窝》描绘了党的政策好,人民打心眼儿里高兴,干劲儿越来越足,挣了钱有了存款,做梦都在扭秧歌;《歌儿越唱越快活》,表现了改革开放后,农民争相奔富路,生活越过越快活……

“戏比天大,歌者的天职就是把最好的声音奉献给人民。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便有多少真情。如今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更加需要我们扑下身子、扎根一线,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肖吉木说。

退休以后的肖吉木,依然每天与唱歌为伴,虽然自己已经不在演出一线,但是儿孙辈在他的影响下也都走上了这条路。“做人做艺都要踏踏实实”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祖国的繁荣给了我们如今的好生活,带来了文化领域的欣欣向荣。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年龄可以老去,但无论何时都不应忘记记录中国故事,用歌声用作品去礼赞新中国。”

记者 马乐 通讯员 徐杰 王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