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市迎来短时强降雨,市城管局闻“汛”而动,降雨前,全部开启城区相关泵站闸,提前降低了城区沟渠、水体水位,腾空了雨水管网,并在重点点位预置了强排泵车防守。降雨过程中,加强应急处置,确保积水迅速消除。当天,共出动城市防汛抢险人员750余人,预置强排泵车12辆、大流量水泵16台。目前,市区各主干道路均正常通行。
·市政设施服务中心·
第一时间集结7支专业抢险队、200余名抢险队员,调配应急抢险车5台、巡查车辆20余台,分赴城区易涝点位。在天衢路建行路口、大学路铁路桥涵洞、东风路铁路桥涵洞及华联路口等4处重点部位,提前布设大功率排水抢险车和一体化排水泵站,确保“人等雨、泵待水”。30余名巡查队员对管辖道路开展“地毯式”排查,实时上报积水信息;对积水严重路段,立即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开启井盖加速排水,并安排专人值守,引导人车绕行,全力做到“不淹一车、不伤一人”。抢险队员分组包片、连续作业,人工助排与机械强排相结合,以最快速度消除积水;同时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实时监控水位变化,动态调整力量部署,确保处置高效、闭环管理。
·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加强巡查,及时处置倒伏树木和折枝,保证交通通畅,对重点防汛点位进行专人盯守,发生积水时立刻采取措施及时处置,对公园绿地内的落叶枯枝及时进行清运,疏通雨水井等排水设施,确保雨水畅排。共出动巡查人员78人,巡查车辆34辆。截止目前,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负责的7处防汛积水点已处置完毕,无积水情况。
·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提前激活应急机制,以“定岗定责定任务”为核心,构建全方位防汛体系。100余名防汛人员冒雨奔赴一线,对东方红路沿线重点区域、天钰街路口及各类桥洞涵洞等易积水点实施专人盯守。在积水突出路段,迅速设置隔离设施与防汛警示标识,引导车辆行人规避风险;同时同步开展引流排水作业,通过人工疏导与设备配合加速积水消退,从源头遏制安全隐患,确保防汛环节无脱节、无疏漏。
·执法支队、天衢新区分局·
出动执法人员50人次、执法车8辆,针对新区5处易积水高速桥涵展开专项巡查,同时,对辖区内户外广告设施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督导责任主体对隐患点位进行加固,确保汛期安全。
·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
第一时间转发天气预警提示和防范应对通知,指导中心城区水气热专营企业提前做好施工现场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指导各专营企业针对厂区、管线等重点部位开展安全巡查,中心城区水气热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处置。截至目前,本轮降水中心城区水气热行业运行平稳。
·数字化城市服务中心·
利用德州市防汛指挥系统,充分发挥“汛前预警准备—汛中指挥调度—汛后评估总结”全周期城市排水防涝管理体系作用,动态监测中心城区低洼路段、排水管网、窨井盖智能监测设备等状态,为防汛指挥提供精准决策依据。信息采集员做好广告牌匾、树木、公益宣传栏等易掉落、倾倒等危险事件采集工作,开展全面巡查,通过运管服平台、联动群等多种方式及时采集降雨产生的等问题,助推有关单位快速处置,保障城市交通安全。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在杨庄河景区和月湖公园内快速响应、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各项应对处理工作,全力筑牢雨天安全防护网。加密巡查频次,重点关注低洼地势、栈道桥梁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测降雨量、水位变化状况。雨势减小后,景区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安全排查,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疏通。组织保洁人员对积水、淤泥、断枝落叶等进行及时清理,在湿滑路段、地势低洼处增设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锦绣川景区管理办公室·
安排秩序维护人员在景区开展巡查,对易发生滑坡区域、水岸周边及人员密集处进行巡查和劝导,10余名巡视员对电力设施、游乐设备、防护装置等进行检查,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责任区(段)的50余名绿化保洁人员,第一时间对积水路面和杂物堆积处进行清理,及时排除积水、清除残枝落叶,对因风雨导致折断的树枝迅速清运处理,避免影响游客通行,为游客营造安全整洁的游览环境。
·长河公园管理办公室·
迅速调集应急力量,分工协作,对园区主干道、临水区域及隐患点位展开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清理堵塞的雨箅和排水通道,快速处置被风雨刮落的断枝杂物。在易滑倒路段、积水区域及风险设施周边,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利用园内播音设备进行实时安全提醒,引导游客远离危险区域。重点加强沿湖岸边及水面巡视,安排专人监测实时水位变化信息,确保情况可控。防汛应急物资设备提前就位,人员随时待命处置突发状况,全力保障市民游客生命安全和园区平稳安全度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石秀秀 通讯员|魏萍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