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德州在青岛流动党员有了“家”!

日前,德州市在青岛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千名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德州籍流动党员有了自己的“家”。

据初步统计,德州市在青岛的流动党员达千余人。为加强对这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组织凝聚力,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于2024年底批准成立了德州市驻青岛流动党员委员会。流动党委成立后,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多项工作。

新年伊始,党委召开第一次会议,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了落实中办《意见》的实施方案。随后举行德州各县、市(区)在青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共商如何实现“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共促发展”的美好愿景之大计。春节前,党委走访慰问德州籍在青岛工作的部分专家、教授和企业家,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4月底,党委联合青岛市政治学会、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共临邑县委党校等部门和院校,共同举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取得多项成果。随后,党委与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双方签订了“党建联建校地共融”协议,联合开展了多项活动。

“五一”过后,党委组织在青部分流动党员,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为民纪念馆参观学习,传承弘扬全国劳模王为民的“敬业、爱民、奉献”精神。6月底,在党委的多方帮助下,德州籍企业家姜海芸成功注册了青岛泓川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将该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促成青岛科技大学与其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校方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企业向校方捐赠了实验试剂,为学生实习提供帮助,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七一”前夕,党委联合在青预备党员、青岛临邑商会副秘书长滕平瑞,在青流动党员、山东乾泰集团董事长肖安平分别回到家乡,开展了党建共建和爱心捐赠活动……

在德州市驻青岛流动党委成立之初,仅有一处临时办公场所。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加之办公条件所限,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德州市驻青岛流动党委书记崔学建、副书记谢昆、党委委员弭尚学,德州市临邑县驻青岛流动党委副书记安善超、党委委员张光健等主动捐款筹足资金,在较为繁华的地段租赁了一处近3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将其改建为德州市在青岛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创业交流中心。该中心一楼大厅为党史学习教育中心,分别展示了德州及各县、市(区)的光辉党史;二楼为流动党员活动中心,为德州各县、市(区)在青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提供会议、学习等活动场所;三楼是创新创业交流中心,为德州市立志在青岛创新创业的青年才俊免费提供服务。

8月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暨德州市在青岛流动党员之家启用座谈会举行。座谈会邀请3位在青岛的德州籍退役军人代表和禹城、夏津、临邑驻青岛流动党组织负责人,以及部分流动党员代表参加座谈。与会人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3位退役军人敞开心扉,畅谈难忘的军旅生涯、深厚的军民情谊,以及退役后的工作、生活感悟。真诚的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强化了对退役军人身份崇高的价值感。

党委书记崔学建介绍了德州市驻青岛流动党委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表示将充分利用好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创业交流中心,让每一位德州在青流动党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找到归属的港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彭宝恩 张善义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