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8月6日上午,在泺清河小学教学楼一楼,禹城市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集中办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而不乱地引导办理,用贴心服务“贷”动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学生经个人申请、县资助中心材料审核、签订合同、确认回执后,信息上传至国家开发银行系统,审批通过即可放款。”禹城市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科员罗学真介绍。此次助学贷款集中受理时间为8月1日至8月25日,实行年度申请审批发放,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贷款按照学历设定额度,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年最高可申请2万元,研究生最高2.5万元,最低可申请1000元。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剩余部分可补充日常生活费,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困难而失学。

为提升服务效率,市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助学贷款所需材料、申请流程、办理顺序、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现场配备专用计算机、开通免费打印复印服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协助。“从查验证件、在线注册申请,到合同签订打印、信息复核及材料归档,整个流程仅需10多分钟,真正实现‘即来即办、只跑一次’;续贷业务则全面依托线上办理,让学生‘零跑腿’就能办结,极大提升了办理体验。”罗学真说。

“助学贷款免利息,能帮家里减轻一部分负担。在校期间我也会怀着一份感恩之心,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学生王艳娇说。

近年来,禹城市教体局本着“应贷尽贷、精准助贷”的原则,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当作教育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力满足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贷款需求,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截至8月6日,已为566名学生成功办理助学贷款,发放贷款金额935.15万元。

相关链接

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资助开始申请

为助力困难家庭学子圆梦大学,日前禹城启动2025年困难家庭大学生自主帮扶活动,符合条件的新生可于8月20日前提交申请材料。

此次救助对象为禹城常住户籍家庭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不高于1.3万元(含1.3万元)、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同时,2024年、2025年参加全国统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经全日制高等院校录取的城乡困难家庭学生(考取师范、军校等免缴学费的学生不享受此项救助)。帮扶按三类标准发放:对于残疾人家庭中的大学生,统一资助6000元;对于城乡低保家庭、脱贫享受政策户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对象中的大学生,统一资助5000元;对于其他困难家庭的大学生,统一资助3000元。

申请需提交审批表、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书、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等材料,上报所属镇(街道)后,将经过镇街初审、市级复核、信息核对、入户调查、全市公示等环节,最终于9月10日前一次性发放资助金。

自2014年禹城市实行困难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以来,全市已有 1850余名困难大学生受资助,累计资助金额达430多万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蔡菲 郭飞 任爱珍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