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进程中,一代代德州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和人民生活同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总结成绩、增强信心,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奋发有为,敬请关注。
70年的时光像一条长河,见证城市成长,贯穿德州发展方方面面。
70年艰苦奋斗,德州从粮食总产9.687亿公斤、只有25家工业企业的落后局面中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到今天成为全国首个总产过百亿斤的“吨粮市”,一座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全速前进。
从填饱肚子走向乡村振兴
“德州作为农业大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有优势,更有潜力。能否实现率先突破,是对我们‘四个意识’强不强、‘两个维护’坚定不坚定的现实检验,是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今年6月18日,全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突破重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平原县召开,标志着德州农业农村工作开始朝着更高标准前进。“德州要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这是省委对德州的明确要求,是对德州这个农业大市的肯定和期许。“率先突破”底气何在?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给予德州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定位,在于德州打造周边城市“放心农场”的宏伟蓝图,在于德州农业农村工作几十年高速发展取得的成绩。
1950年,德州地区粮食产量只有106.77万吨,棉花产量仅为2.63万吨,全地区300多万群众仍为吃饱肚子发愁。到1978年,全地区人均口粮仅为283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全国人民思想的“闸门”。 1979年3月,德州地委确定在全地区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次年粮食总产就有大提升。到1981年底,德州地区农业总产值已达13.3亿元,较1979年增长58%。两年间,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了100斤,棉花产量增长了5倍多。到1984年,德州粮食总产达到199.7万吨,棉花总产达到36.2万吨,棉花总产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其后,德州粮棉产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直到2006年中央彻底免除了农业税,德州农业再次提速。从这年开始,我市一批种粮大户相继涌现,粮食总产量一年一个台阶,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在德州“安营扎寨”。
2009年,我市粮食生产率先在全国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其后10年间,我市始终保持了这一荣誉,凭借着仅占全国0.93%、全省14%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出占全国1.44%、全省18.8%的粮食。但伴随时代的发展,粮食增产不增收的现实也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状况,2009年前后,德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积极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持续优化种植结构。特别是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市成为该战略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获得“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定位。通过抢抓这一机遇,德州现代农业自2016年开始向智慧农业转型,2017年,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慧农业大棚在临邑县投入运营,德州智慧农业在国内迅速“刷屏”。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德州农业农村工作打开新天地。近两年,市委市政府从产业振兴入手,充分发挥农业传统优势,着力建设周边城市“放心农场”,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业“新六产”。通过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化与新希望六和、温氏集团、雅培恒天然等知名企业、领军企业对接合作,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增至861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044家。
如今,通过全面推广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市已有891个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民4.63万户,适度规模经营土地26.16万亩。截至今年8月上旬,全市已建或在建农村新型社区388个,40万农户住进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建成农村产业园区900个,45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产业振兴带动下,全市广大农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步伐同样在不断加快。
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宝贵资源,继续秉承精细、创新、诚信、责任的发展理念,研发更多新产品。 ”今年7月29日,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市第10家上市企业,公司董事长姜桂廷明确表示,将在创新发展上持续用力。
景津环保的成功上市可以看作德州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201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先后有433家企业申请专利,698家企业的研发成果使企业在新产品推出上取得时间优势,166家企业研发技术形成了国家或者行业技术标准。这些数字体现了德州转型升级的决心,是我市朝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的有力佐证。
而在1949年,德州人绝不会想到转型问题,当时德州只有25家规模不大的工业企业,早日实现工业化是干部群众的共同梦想。通过努力,1958年德州的工业企业猛增到361家,1978年增至1369家。
改革开放带来农民的富裕和思想的解放,德州乡镇企业随之如火如荼发展起来。 1986年,全市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农专业户发展到10.3万人,组建新经济联合体1.49万户,145个乡镇建起216个专业服务公司,365处县属企业有310处实行了经营责任制。到199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37.4:26.1,二产首次超过一产。 1996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63.3亿元,从业人员突破60万,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华鲁恒升、实华化工、通裕、保龄宝等一批骨干企业先后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
2007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当年全市的工业增加值达655亿元,占全市GDP的55.5%。同样在这一年,市委、市政府把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战略举措,全面实施“南融北接”战略,一批央企强企开始同我市展开合作。200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仅有181家,到2010年猛增至847家。齐河县依托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率先成为我市首个全国“百强县”,当地永锋集团成为全市首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纳税过10亿元的企业。
伴随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德州经济在质量层次上的不足日益凸显出来。针对这一现实,2016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重大机遇,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进入2018年,我市又抓住全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一崭新机遇,及时调整产业规划,结合全省十强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搞好新兴产业布局,德州经济“6+6”产业体系迅速成型。
据最新统计,通过大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仅在今年上半年,我市就新签约来自京津项目81个,总投资443.5亿元。清华大学化工研究院、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先后落户德州,“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效应持续放大。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9.5%。同时,现有传统产业毫不放松地进行嫁接改造。
同工业一道飞速发展的还有德州的商业。改革开放之初,城区只有4家大型零售商店。伴随工农业大发展和德州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德州商业迅速转型升级,一批大型零售商店和商贸物流公司陆续兴起。到了1998年,德州市876家商贸企业陆续开展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黑马集团、德百集团、扒鸡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型。如今,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已达1392家。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看,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7.2亿元,是1978年的104倍。到2018年末,这一数字又翻了两番,达到1525.5亿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19年8月中旬,面对台风“利奇马”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全市除部分农田积水、倒伏和极少数危旧房屋倒塌外,无险情、无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曾经每逢暴雨在市县两级普遍能看到的城区大面积积水情况,今年也没有出现。
城市面貌是市民生活状况的直观体现,更是德州70年民生建设的积淀。 1949年,德州很难找到现代城市的踪影。直到1962年,这里才开通第一条公交线路,即便到1978年,德州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仅为6.2%。
改革开放带来民生投入的大发展。从1979年开始,德州民生事业支出连年增长。从自来水到集中供热,从煤气罐到天然气入户,各种配套管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接连跨越。
如今,中心城区已拥有公交车辆652辆,公交线路达46条,线路总长968公里。过去德州人曾经连年为吃水发愁,但从1996年开始,市县两级接连兴修平原水库,如今全市各县市区均已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截至2018年末,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01%,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3980万平方米,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用户达33.76万户,用水普及率和用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6%和98.1%。此外,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棚改项目基本建成20508套,老旧小区整治改造82小区已全部开工。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教育、医疗条件同样伴随投入得到飞速发展。 1979年以前,我市没有本科以上高等学校,全地区9万多间校舍中危房、黑屋占了九成,能用上木质课桌板凳的学生不足全体学生的30%,91%的学校没有院墙、校门。如今,全市已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可招生2.7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已增至30所,高校附设中职班4所,当年可招生1.57万人;普通高中26所,当年可招生3.44万人。近两年,我市“全面改薄”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在这方面累计投资138.4亿元,新招聘教师2016名,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1978年,德州地区仅有病床6195张、卫生技术人员8000人,万人口床位数为14.3张。到2018年,全市拥有的政府办(卫生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已经达到220处,全市医疗机构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万人,全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达27021张。
从农业到工业,从经济到民生,德州7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光辉足迹。据统计,1950年,德州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不过3.4亿元,到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3380亿元。回顾这些成绩,可以让我们的斗志更加昂扬、思路更加清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
记者|王贺 制图|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