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如何平稳过渡,摆脱“开学焦虑”?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李荟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专业建议。“开学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睡眠困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通过科学调整完全可以缓解。”
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家长学生共同面对
随着暑期进入尾声,新学期即将拉开帷幕。许多学生和家长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新学期的期待,也有对未知挑战的担忧。
这种“开学焦虑”现象并不罕见。李荟指出:“从放松的假期状态切换到规律的学习生活,人体生物钟和心理状态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学生在假期中往往形成了相对自由的生活节奏,而开学后则需要重新适应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学习压力,这种转变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识别焦虑表现形式,关注情绪健康信号
李荟详细解释了开学焦虑的常见表现:“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睡眠困难、食欲改变等情况。”
有些学生可能会反复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腹痛等;有些学生可能会反复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腹痛等,甚至还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这些信号都值得家长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焦虑表现也有所差异。低年级学生可能更多通过行为表达不安,而青少年则可能将焦虑情绪内化,表现为社交退缩或过度担忧。
提前调整生活节奏,重建规律作息
针对如何缓解开学焦虑,李荟提出了具体建议:“提前调整作息时间是适应新学期的重要一步。”
她建议家长可以在开学前一到两周,逐步帮助孩子调整睡眠和起床时间,每天向前调整15至30分钟,直到恢复到上学日的正常作息。
同时,逐步减少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增加阅读、绘画等安静活动,有助于孩子从假期的兴奋状态中平静下来,为投入学习做好准备。
心理准备同样重要,积极期待校园生活
除了生理作息调整,心理准备同样不可或缺。李荟建议:“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趣事,唤起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和期待。”
鼓励孩子与同学提前联系,相约一起购买学习用品,制作新学期计划表,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孩子建立对新学期的积极预期。
对于新生而言,提前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新的学习要求,也能有效减少因陌生感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家长保持平和心态,创造支持性环境
“家长的焦虑情绪往往会传染给孩子。”李荟特别强调,“家长需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平静、积极的态度面对开学。”
她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开放式沟通,倾听他们的担忧和困惑,而不是简单否定或忽视孩子的感受。创造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缓解焦虑至关重要。
同时,家长也应避免过度强调学习成绩,更多关注孩子的整体成长和心理健康,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顺利度过适应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李荟表示,通常开学后的一两周是关键适应期。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理解和耐心。
“如果焦虑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李荟补充道。
学校老师也可以通过在开学初期组织班会、团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重新熟悉校园环境,建立同伴支持系统,共同度过这一转换期。
随着各中小学陆续开学,李荟建议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开学活动,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心理过渡。
开学第一周不妨安排一些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课程内容,让学生逐渐重拾学习节奏,而不是立即进入高强度的学习状态。
家长和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加上学生自身的积极调整,三方面共同努力,定能实现暑假与新学期的“无缝衔接”。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