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一种迁飞性杂食大害虫。曾几何时,人们对于“飞蝗过境”闻之色变。然而,在德州市夏津县东李官屯镇东街村,这种害虫却成了人们喜爱的“致富虫”。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叫李开阳的年轻人。
出生于1986年的李开阳,18岁就应征入伍了。12年的军旅生涯,锻炼出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在部队期间,李开阳拿到的优秀士兵、优秀士官等嘉奖就有七八个,还在部队入了党,这些资历足以让他退役后找到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李开阳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自农村的他,深知农民种田的不易,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乡亲们富起来。
2016年,退役后的李开阳回到了家乡,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他选择的是肉驴养殖项目。然而,因为缺乏经验,对市场判断失误,李开阳的第一个项目很快就夭折了。
失败并没有让李开阳变得消沉,相反,更激起了他的斗志。不久,他继续重整行装,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蝗虫养殖这一行业。雷厉风行的李开阳当即赶往潍坊、沧州等地,学习考察蝗虫养殖。考察归来后,他用7000元原始资金建起了两个70多平方米的蝗虫养殖实验大棚。这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两棚“宝贝”。蝗虫生病了,他就千方百计查资料,找专家,日夜守护;蝗虫对食物的质量要求较高,他就引进高端品种的饲草,每天喂食最新鲜的草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当年,两棚蝗虫养殖大获成功。一晃3年时间,曾经的两个实验棚如今扩展到40个,每年养殖4茬蝗虫,按照现在的行情,今年李开阳至少能赚60多万元。
在蝗虫养殖圈,李开阳有了不小的名气,订单也越来越多。现在,他的成虫已经卖到了北京、天津、河北、广州等国内多个省份。
李开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中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夏季是东亚飞蝗繁殖最活跃的时期,这意味着李开阳要在烈日高温下,割草、锄草、打草、投食,一天三茬,循环往复。每天,被汗水打湿的衣服,都像从水中捞出来一样。然而,当他看到一车车蝗虫从大棚运出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天,李开阳要走一车蝗虫幼虫。夜幕将至,十里八村的捉蝗大军闻讯赶来。木棍、大桶是捉蝗虫的标配。手握木棍有节奏地敲桶,蝗虫受到惊吓而四处乱跳。棚内点一盏灯,利用蝗虫的趋光性一边敲一边走,短短几分钟,灯光照射的区域内就聚集起大批蝗虫。装袋、封口、搬运,李开阳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目送货车离开,与村民道别后,在寂静的田野里独自一人收着灯线。今晚,李开阳要在养殖基地的板房里过夜。
这些捉蝗大军,大部分人都是李开阳的街坊邻居,他们很多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平时,孩子们在外打工,她们只能留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
捉虫、建棚、种草、割草、喂养,整个养殖季下来,到李开阳养殖基地打零工的村民就有近百人次。
李开阳成了当地的名人,很多人远道而来,向他求取致富经。李开阳则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养殖蝗虫的技术和经验,还手把手地帮他们找订单跑市场。
今年只有20岁的胡士庆,是东李官屯镇张里庄村的村民,在李开阳的帮助下,他投了4万元建起7个养殖棚,前不久,第一茬蚂蚱已经出棚。
不到一年时间,李开阳带动起的蝗虫养殖基地有十几个,已经辐射到山东聊城、河北邢台一带,建起养殖大棚近400个,年出产蝗虫20多万斤,“小蝗虫”真正成了一个“大产业”。
在中国,昆虫活性蛋白正越来越被人所关注,通过特殊的烹制方式,把昆虫变成美食,成为摄取这种营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李开阳的父亲李兴夫,烹制蝗虫的手艺已在当地小有名气。滚一舀水将蝗虫化冻,起锅烧油至四成热,将蝗虫倾盆倒入油锅。新鲜的蝗虫外壳松软,在锅内炸约三两分钟便可变得金黄酥脆,再配以盐、胡椒粉、辣椒粉、孜然粉提味,夹一只入口,一股自然野味充斥在唇齿间,回味无穷。
对于今天的成就,李开阳说得最多的是感恩——
● 他感恩生在夏津这片创业的热土,深厚的农业禀赋给了他成功的土壤;
● 他感恩当地党委政府的真情扶助,精准的扶持政策、一路敞开的绿色通道,为他的创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他感恩父母、妻子的倾力支持,父母是他创业的坚强后盾,在南京市区长大的妻子,跟随他来到山东的乡下创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最近,李开阳发起的鑫佳扬昆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8月13日一大早,东李官屯镇党委书记苏景田就来到养殖基地,为他送上了帮办的营业执照。苏景田告诉李开阳,他的昆虫养殖产业,除了带动群众致富外,还解决了村集体增收的难题,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李开阳说,把大家聚集起来,一起抱团闯市场,能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让养殖户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从军营到田地,从大棚到家园,在人生的长河中,李开阳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故土、家人、乡亲的情感和信念。现在,他又在探索蝗虫的深加工技术,在带动群众致富的这条路上,李开阳正走得更远。
德州日报融媒出品
记者|朱代军 王志伟 见习记者|孙耕 董天力
通讯员|邓美平 田宝勇 李冲 陶振斌
特别鸣谢|中共夏津县委宣传部、东李官屯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