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一座城市的生长,始于蓝图,成于匠心,终于民心。德州市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笔触,从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街巷到点亮万家灯火的安居工程,每一处改变都镌刻着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今日,邀您共阅这份写在大地上的答卷,见证一座城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成长轨迹。
近年来,德州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紧扣“建好新城、做强德城、突破陵城,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战略蓝图,以内涵式发展为路径,以城市更新为引擎,奋力铺展一幅有温度、有品质的德州城市新画卷。
德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畅通城市脉络,构建便捷生活圈
路网如织,贯通城市发展脉络。实施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建设,推动大学路东西贯通,增添发展新动脉;修建三八西路下穿京沪铁路,打通空间阻隔,实现城区“无缝连接”;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凌空飞架,有效疏解老城拥堵;中心城区60余条断头路、瓶颈路相继打通,城市“毛细血管”全面畅通。教育医疗同步提质。中心城区新改扩建中小学20余所,新增学位9390个,“大班额”成为历史;东部医疗中心矗立城东,集“医教研康养”于一体,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优质医疗资源。
中心城区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竣工通车
绘就生态画卷,涵养城市绿意
德州坚持生态筑基,统筹推进“水、绿、城”融合共生。南运河、岔河等四河贯通,初雨治理成效显著,年调蓄雨水600万立方米;长河公园续写生态篇章,杏园村蜕变1800亩城市绿心,200余处小微空间焕发新颜,148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寒绿园等“一园一品”,融文化于景致,获省级赞誉。历史文脉也在保护中活化。南运河码头、漕仓遗址重焕光彩,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德工文创园等项目,让工业遗存与运河故事在新时代续写辉煌。
长河公园美景
聚焦民生温度,提升幸福质感
德州以完整社区建设为抓手,打造15个社区生活圈示范样本,补齐“一老一幼”、医疗文体等服务短板,形成“城市体检—项目落地—动态评估”治理闭环。一批社区卫生中心、健身场所、托育设施、邻里中心陆续建成,电梯加装、河道整治、充电设施持续推进。“微更新”“微治理”浸润日常,义诊帮扶、网格服务温暖人心,“爱心卡+代购”“慈善超市”等特色模式,织密便民服务网络。堤岭片区入选省级更新典范,“德州路径”正逐渐成形。
德城区堤岭社区15分钟生活圈
今日德州,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生态底色更加鲜亮,民生答卷充满温度。站在新起点,德州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共赴更美好的明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姚淑心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