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更透明 学车更安心 | 德州市人大代表推动“驾考一体化”改革

“现在用‘德州学车’小程序报名,价格透明、合同规范,心里更有底了!”近日,正在学车的德州市民王猛欣喜地发现,通过新上线的“驾考一体化”平台,可以清楚查看各家驾校的收费标准、教练资质,还能线上签订电子合同,“就像网购一样方便放心。”这一变化,正是德州市人大代表持续关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

代表呼声:推进驾培行业规范管理

近年来,随着学车需求持续增长,驾校乱收费、学员退费难等问题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在市人代会上,代表们提交了多份关于规范驾培市场的建议。

“学员报名时像‘开盲盒’,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权益难以保障。”市人大代表杨勇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学员因信息不对称而权益受损。他在今年初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驾培行业规范管理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立统一报名平台、强化资金监管、公开教练信息等具体措施。

市人大代表刘辉东提出了《关于推行“驾考一件事”集成服务的建议》,呼吁打通公安、交通、驾校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一站式”报名培训。

高效办理:平台上线“加速跑”

代表的呼声得到了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年度重点民生督办事项,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加快改革步伐。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推动下,市公安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迅速行动,在借鉴浙江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于2月底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德州市“驾考一体化”服务改革方案》。4月份,市政府举办了“2025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详细介绍了推行的“驾考一体化”便民服务措施。

9月1日,“德州学车”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将原先分散的择校、报名、缴费、预约等环节进行整合,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办理。目前,全市107家驾校已入驻平台,入驻率达99%以上。

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不停步

改革推进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跟踪问效。在近期组织的调研中,代表们发现,部分驾校因资金监管触及原有利益链,对平台使用存在抵触情绪;同时,一些学员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对新的线上操作流程还不够熟悉。

针对这些问题,代表们现场提出了优化平台界面、加强线下指导、建立过渡期政策或扶持机制等建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将制作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在驾校报名点提供“一对一”协助,并加强与驾校的沟通协商,争取理解支持。

“我们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既当‘监督员’,又当‘宣传员’。”市人大代表张兰菊表示,她将组织所在选区的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向群众宣传新平台的使用方法,收集反馈意见,推动改革更好地惠及于民。

成效初显:学车体验提升

如今,打开“德州学车”小程序,各家驾校的培训车型、收费标准、教练员信息一目了然。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对培训费用实行统一监管,有效遏制了“乱收费”、解决了“退费难”等问题。同时,平台整合了教练员、教练车等关键信息,实现了对驾培机构的全链条透明化监管。

“数据公开透明,选择更有依据了。”刚通过平台完成报名的学员李晓满意地说。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把“驾考一体化”改革作为监督重点,组织代表开展跟踪视察和专题调研,推动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协同机制,确保这项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露 通讯员|祝灵燕
编辑|王露
审核|王育恒 终审|李玉梅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