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浙大食堂8.8元一只的螃蟹,飘散出教育暖人的烟火气


□张振

近日,浙江大学食堂凭一只8.8元的清蒸螃蟹,把校园美食送上了热搜。当校外市场同类螃蟹售价高达20至40元时,浙大食堂3至5折的定价,不仅让“学术殿堂里的平价鲜味”成为全网焦点,更飘散出教育暖人的烟火气,诠释了高校对学生的用心。

平价背后,是不打折的品质与贴心。浙大食堂的螃蟹从不是“廉价噱头”。从8.8元一只的小规格到12.8元一只的大规格,再到紫金港校区18元“肉多黄满”的高配版,多档位选择适配不同需求,满溢鲜甜的蟹黄让学生直呼“连壳都想嗦干净”。更难得的是细节里的温度:食材全部统一直采保证新鲜,当天蒸制锁住鲜味,食堂还贴心提供姜醋蘸料、姜茶驱寒,甚至承诺“品质不佳可直接更换”,让实惠与安心双向奔赴。

这波“蟹福利”并非偶然,而是浙大“神仙食堂”的常态。小龙虾自助、现做披萨、烤牛排套餐等实惠美味层出不穷,后勤部门通过集中采购砍掉中间商,依托校园餐饮补贴压低成本,既不打乱整体价格体系,又让学生在学业之余尝到季节限定快乐。网友调侃“想复读去浙大”,本质是羡慕这种“被学校放在心上”的归属感。

8.8元的价值,早已超越螃蟹本身。网友羡慕的从来不是低价,而是高校主动将资源向学生倾斜的态度。大学的温度,不在于珍馐美馔的陈列,而在于能否让学子安心求学、无忧饮食。从1分钱温暖早餐到多元季节餐饮,浙大食堂用细节证明,真正的高校福利,是把学生日常需求放在核心,让平价也能吃出幸福感。

校园食堂不该只有标准化饭菜,更该有贴合生活的温度。这只8.8元的螃蟹,为高校后勤服务立起了标杆——把人文关怀融入三餐四季,让青春记忆里留存“被学校宠着”的温暖,才是大学应有的格局与底色。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