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春堂:37载坚守一线,为胸部肿瘤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当年要是没有野战部队医生的那根救命针,没有县医院的医生把哥哥从鬼门关拉回来,我可能就不会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了。”谈及从医初心,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胸部肿瘤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春堂的脑海里泛起了回忆的波澜。1988年从滨州医学院毕业至今,37载春秋流转,王春堂始终扎根临床一线,在胸部肿瘤诊疗领域深耕不辍。

两段经历种下从医梦
坚守初心成信仰

王春堂的从医梦,始于两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七八岁时,牙疼得在地上打滚,正好赶上野战部队拉练驻扎在村里。医生拿着针在我手腕上轻轻一扎,一下就不疼了。”王春堂说,那时候觉得医生太神了,一根针就能缓解剧痛,这份震撼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从医的种子。

几年后的春天,王春堂的三哥突发大脑炎,高热抽搐、呼之不应,一家人将其连夜送往县医院。好在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有惊无险,没留下任何后遗症。“当时我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也要成为这样能救人命的医生。”这份初心,成了王春堂从医路上坚定的信仰。

精研胸部诊疗技术
为患者啃下“硬骨头”

1988年,怀揣着对医学的敬畏与热爱,王春堂走出滨州医学院的校门,一头扎进了临床一线,把“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作为不变的追求。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让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王春堂多次奔赴国内先进医院进修深造,像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逐渐掌握了多种胸部肿瘤治疗技术,更树立了多学科诊疗服务(MDT)的理念。

2023年9月,72岁的李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王春堂寻求帮助。原来,体重只有70斤的老人,在胸腔内竟藏着一颗如柚子般大小的恶性胸腺瘤,挤压着老人的呼吸空间,让她备受折磨。辗转北京、济南等多家医院后,得到的诊断让一家人如坠冰窖:放化疗对这种胸腺瘤不敏感,手术是唯一的出路。可肿瘤体积巨大,像一棵盘根错节的老树,扎根在最危险的区域,再加上老人的心肺功能、耐受度都远低于常人,任何一点术中意外,都可能让老人无法挺过手术。

王春堂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服务(MDT),专家组各施所长,深入分析、反复研判,最终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方案。术中,王春堂通过不足5厘米的小切口,在屏幕的引导下,一点点将肿瘤与周围脏器及重要血管、神经分离,使老人重获新生。

实战培养团队
用技术突破温暖患者

作为学科带头人,王春堂不仅自己技术过硬,更致力于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与“国字号”医院专家团队建立协作关系,他不仅为患者搭建了对接国内先进治疗技术的桥梁,更让团队成员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如今,他带领团队常规开展胸部肿瘤各类微创手术,更在我市率先开展无引流管、无胸管的肺结节切除手术,经乳晕隐匿切口肺结节微创手术等前沿技术,部分技术甚至走在省内胸外科前列。

“做医生不能有半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他常说,对待患者要揣着“五颗心”——良心、爱心、细心、用心、同理心。37载从医路,王春堂用一双妙手救治万千患者,用“五颗心”温暖无数家庭,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专家简介

王春堂 首席专家,胸部肿瘤中心主任。

专业擅长:肺癌胸腔镜、消融手术等微创治疗及术前术后化疗,食管癌、贲门癌、纵膈肿瘤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综合治疗。在食管癌、贲门癌、肺癌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术技术娴熟,治疗水平高超,曾开展过许多复杂、疑难手术,在此领域填补了多项市内空白。担任德州市抗癌学会会长、德州市医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

门诊坐诊时间

王春堂:每周一、周三

长按二维码在线

预约预约电话:0534-2488088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晓军 编辑|张洁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