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有精度 服务有温度

“执法人员带着定制的合规清单上门,把年报规范、风险点、录入流程标得清清楚楚,我们3天就完成了往年要一周才办完的年报。”近日,山东长江物业服务集团负责人表示,“这种既讲标准又重服务的执法,真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为从源头上破解“过罚不当”“机械式执法”等痛点,今年初,市市场监管局将“构建市场监管执法标准化体系”列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以“标准化执法水平提升年”为抓手,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规范体系,推动“执法+服务”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首个覆盖执法全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德州市市场监管标准化执法工作规范》的出台,让执法有了“硬标尺”。从执法人员着装仪容、文明用语,到依托“鲁执法”平台实现行政检查流程固化,再到推行合规指导清单,实现全生命周期合规指导标准化,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步配套的《德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规定》,梳理轻微违法行为90项,依法免予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确保相同事项、相同情形同基准裁量、同标准处罚。

不仅如此,我市还大力推行“一次上门、多项检查”联合执法模式,让企业摆脱“多头检查”困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6835户抽查对象中,3608户实现“多部门联合检查”,检查效率提升50%以上。针对企业信用修复需求,“即申即办”机制精准发力,已帮助862户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802次引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让“一时失信”企业重获发展活力。

提前预警比事后处罚更有效。我市梳理19类市场主体的118项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开展合规指导1274次,从源头上减少企业违法风险。数据见证成效:前三季度,全市行政处罚免罚案件294件、免罚金额1097万元,减轻处罚案件527件、减罚金额2094万元,既守住了监管底线,又为企业留足了发展空间。

“标准化是破解执法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的‘金钥匙’。”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毕志国表示,“构建市场监管执法标准化体系,核心是通过‘明确标准、优化服务’,实现‘执法精度’与‘企业满意度’的双提升。我们将持续推动‘执法+服务’深度融合,为德州一流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建新 通讯员|杨健
编辑|刘勇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