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胥爱珍
13岁的河北小将于子迪刷新尘封13年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亚洲纪录,12岁的山东姑娘刘紫涵在跳水台与奥运冠军同台摘铜,18岁的山东小伙张展硕泳池破纪录夺冠……正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上,一群“小孩哥”“小孩姐”表现惊艳,掀起青春浪潮。在这些稚气未脱却身手不凡的少年身上,藏着最动人的几股劲儿——勇于突破的闯劲儿、一往无前的拼劲儿、百折不挠的韧劲儿,这几股劲儿,正是中国体育发展中最鲜活的力量。
勇于突破的闯劲儿,是少年“敢与前辈试比高”的底气。18岁的山东小将张展硕,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面对孙杨、潘展乐等泳坛名将,半程过后果断加速,一举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夺冠。赛后他说,紧张从未阻碍向前的脚步,这份淡定源于十几年的沉淀。六岁下水显天赋,七岁进专业队,清晨的泳池总能看见他的身影,枯燥的划水动作重复上万次,最终让他在世界赛场崭露头角,搭档队友拿下世锦赛接力金牌。
同是山东娃的刘紫涵,把闯劲儿刻进了跳水台的每一跳里。12岁的她是女子10米跳台决赛最年轻的选手,半决赛排第五的落差没让她退缩。面对奥运冠军陈芋汐,她每一跳都稳扎稳打,最终以379.35分摘铜。“能和优秀前辈同场竞技太开心了”,腼腆笑容里藏着的,是不被年龄定义、不被光环束缚的勇气,这正是闯劲儿最生动的模样。
闯劲儿是迈开步子的勇气,拼劲则是踏稳脚步的胆气。滑板女子碗池决赛的最后一轮,赛场因接连失误陷入沉寂,12岁的山东选手孟令妍却选择放手一搏。她与邹明珂比分紧咬,明知高难度动作风险大,仍坚定地踏上滑板,最终以0.32分的微弱差距憾居亚军。但那种眼神发亮、全力冲刺的模样,早已让胜负变得次要。少年的拼,从不是只为奖牌,而是对热爱的极致坚守。
这份拼劲在17岁的刘梦佳身上,化作了举重台的呐喊。带着伤病出战女子55公斤级比赛,教练原定目标只是前八,她却一路拼进前三。96公斤试举成功后,她主动加码挑战99公斤的世界青年纪录。杠铃稳稳举过头顶时的一声嘶吼里,没有丝毫怯懦,只有青春最滚烫的锋芒。
若说闯劲与拼劲是赛场上的光芒,那韧劲儿就是光芒背后的灯盏。10岁的宁波小将盛逸心第一次站上全运滑板场,虽未晋级却以“没什么压力,比得好或坏,都不要紧”的从容态度,完成了她的全运会首秀。这份从容,是7岁结缘滑板以来,一个动作练上百次、摔倒哭完再爬起的沉淀。竞技体育从没有“一夜成名”,只有“百炼成钢”,而韧劲儿就是炼就锋芒的火候。
张展硕的金牌背后,是从青岛体校到国家队的十几年坚守;贵州小将吴仕杰的“水花消失术”,是日复一日的基本功打磨。这些少年都懂,所有赛场的闪耀,都是把枯燥熬成热爱,把坚持练成习惯。
这些闪耀的“小孩哥”“小孩姐”,用闯劲儿打破局限,用拼劲儿追逐目标,用韧劲儿对抗挫折。他们的奋力拼搏,让体育精神变得可触可感。当越来越多的少年们带着这几股劲儿继续前行,中国体育的明天,定会在他们的汗水里,愈发明亮滚烫。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