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乐陵市大孙乡孙白玉村的延辉水果种植合作社迎来丰收季。果园里苹果已经摘完;苹果树下田垄中,地瓜、花生陆续收获;不远处的柳树林里,白菜、萝卜绿意盎然,林间还套养着金蝉卵。“我们在苹果树下养鸡、鹅,柳树林里推行土豆、白菜、萝卜轮作,还尝试柳树套种芦笋再养金蝉,让林地实现了立体高效利用。”合作社负责人朴延辉介绍道。
这种依托林下土地资源,搭配林农复合种植模式,让绿色林地变身“聚宝盆”的发展路径,正是乐陵市近年来探索的新方向。通过推动土地增绿、林业增效、产业融合,林下经济已成为当地林农增收的重要补充渠道,实现了“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良性循环。
乐陵市政协副主席、林业局局长李妍表示,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生态、经济、社会多重功能。目前,乐陵市森林蓄积量达938.03万立方米,西段乡、黄夹镇、大孙乡等乡镇的森林保有量和覆盖率位居前列。这些丰富的林地资源,既是生态屏障,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各乡镇依托林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因地制宜在林冠下开展农、禽、草、药等多元复合生产经营,推动农、林、牧业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作为“金丝小枣之乡”,朱集镇深挖千年枣林资源价值,在枣树下种植芍药、牡丹、辣椒、油菜花等作物,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每亩可增收约3000元。坐落于冀鲁边民兵拓展训练基地的朱集蜂农合作社,每到6月花期便会投放 700余组蜂箱,依托枣花资源酿造特色蜂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朴延辉的金蝉养殖场不仅吸引了5家养殖户加入,还吸纳周边村庄20余名劳动力就业,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超3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7万元。截至目前,乐陵市林下种植面积达4400余亩,林下养殖面积800余亩。铁营镇的乐陵市航宇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300亩林地试点“金蝉+苗木”立体种养模式,地上培育黄青半垂柳树苗,每亩年均出苗200株,地下套养金蝉,亩产可达1万只,实现了土地资源时空高效利用。西段乡则立足沙质化土壤特点,推进药用酸枣仁规模化种植项目,所产酸枣仁成为参松养心胶囊、枣椹安神口服液等药物的主要原料。
如今在乐陵,林蝉共生、林禽共养、林菜套种等复合经营模式已蔚然成风。通过构建农、林、牧业循环相生的生态经济链条,当地土地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产业产出效益显著增长。
在探索多元种植养殖模式的基础上,乐陵市进一步推进林下经济全链条融合发展。围绕枣林特色产业,当地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借助百枣纲目、汇源果汁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沿产业链引育红枣加工企业19家,打造2处红枣交易市场,发展电商店铺及线下门店2200余家,构建起完善的产销体系。
同时,乐陵市充分发挥千年枣林“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打造医养结合型枣林休闲基地。创新探索“赛会+林业+旅游”发展新模式,每年承办省、市级文体活动,持续提升枣林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今,“乐陵小枣” 品牌价值达35.51 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同类品牌第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胥爱珍 通讯员|李敬培 编辑|于春芝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