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琳 康宁 报道
德州新闻网讯 近日,室外温度降到0℃以下,但在边临镇贾庄村日光温室大棚建设现场,却呈现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去年通过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专业合作社,村里建了6个蔬菜大棚。今年我们要扩大种植面积,种植更加紧俏的蔬菜,提高农民收入。 ”刚一见面,该村党支部书记贾学岐便谈起未来打算。
2017年10月,贾庄村注册成立汇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去年年初流转土地30余亩建起6个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和青椒等,当年每个棚纯利润达6万元以上。但由于规模较小,难以吸引收购商,只能委托附近村庄的种植大户代理销售。为改变这一局面,今年秋季,该村再次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20个大棚,通过量和质的提升抢夺市场话语权。
像汇泽这样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边临镇已有7个,通过“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全镇8个村建设设施蔬菜大棚82个,蔬菜种植面积达2400亩,年产各类蔬菜1.5万余吨。其中,11个蔬菜单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6个蔬菜单品获批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
边临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水利及土地资源丰厚,全镇可用耕地达3.5万亩。如何充分挖掘既有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的方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让农业变成富民产业、优势产业。 ”边临镇党委书记付宗峰说。
边临镇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庄调研,向群众讲解流转政策,根据村庄实际确定发展方向。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到石家庄、潍坊等地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学习大棚管理经验、种植技术,拓宽眼界。
在确定蔬菜种植思路后,边临镇确立“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带领群众发展西红柿、大蒜、钢葱等有机、绿色蔬菜种植。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培育内部优秀人才,为蔬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有条件的村庄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深入对接,以合作社为载体进行特色品种种植试验,推广种植经济效益好、致富增收明显的蔬菜品种。
因科学规划,蔬菜种植不仅成为边临镇的富民产业,更形成诸多特色品牌:郭庄村尚德合作社与北京有关单位签订供货协议,使边临镇蔬菜端上了北京大机关食堂的餐桌;西于架村的汇德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德州市楚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特色蔬菜种植等方面率先突破;在大田绿色蔬菜种植方面,依托万联农业公司,引导群众种植圆葱、日本钢葱等高产经济作物,一季亩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