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之窗 不能忘却的记忆|临邑县抗日环城大队

1939年6月下旬,为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创建地方武装,中共临邑县委召开全县武装工作会议,决定在纪念“七七”事变两周年之际,组织一次夺取敌人武器、武装自己的行动。

7月6日,共产党员宋光亮、蔡积玉进县城侦察,发现驻守东门的伪军只有1个班,与日军驻所甚远。7日拂晓,中共临邑县委派尚精贵、刘来魁、蔡德礼等4人化装成赶集的农民,悄悄逼近东门,见机行事。6时许,一伪军开门上岗,尚精贵等迅速擒住上岗伪军,用毛巾堵住嘴并绑好,由蔡德礼看守。尚精贵等手持短枪闯入伪军驻所,用枪口对准昏睡的伪军大喝“不许动”,伪军惊慌失措,束手就擒。尚精贵等将11名伪军押到王落户村北,教育后全部释放,并将所获枪支弹药埋藏在城东农场苗圃地里。

“东门夺枪”威震敌胆。第二日晚,在夜色掩护下,宋光晨等将枪取出,分发给动员参加入伍的青年,组织了一支十几人的武装小分队。小分队分散隐蔽,夜聚明散,见机行事。两天后,尚精贵又带人夜袭东门,消灭伪军1个班,夺枪一批,迫使敌人将东门封闭。至此,小分队已发展到30余人。10天后,小分队拔掉北门真武庙敌据点,全歼伪军1个排,队伍发展到80余人。后来,这支队伍更名为临邑县抗日环城大队,尚精贵任大队长,马英奇兼任政委,马冲兼政治部主任。初秋,尚精贵策动把守西门的伪军班长侯长忠率部起义;孙庵一战,歼灭“孙老五”匪团200余人;仲秋,一举剿灭牛毛徐村的土匪。至此,队伍壮大到400余人。是年初冬,为加强党对地方武装的领导,鲁北支队把临邑抗日环城大队改编为鲁北游击第一大队。

10月9日,鲁北游击第一大队驻城东东王截半村,遭济阳、商河、临邑三县日伪军重兵合围,部队闻讯立即转移,尚精贵等3人因善后稍迟一步,遭敌包围。激战中,尚精贵中弹牺牲。1940年春,鲁北游击第一大队两个连编入正规部队,随肖华奔赴鲁西,开辟新的战场,以所余部分为骨干组成临邑县大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智群 通讯员|冯腾飞
 编辑|李智群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