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援鄂医生傅启凯:“重症病人在哪儿,我在哪儿”

2月27日,山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轮班休整的第4天。截至26日24时,黄冈连续4天新增确诊病例数为0。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数字的背后,凝结着队员们勠力同心、逆行而上的战斗精神。德州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傅启凯,今年32岁,是这其中的一员。

大年初一,傅启凯接到命令,来到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医疗中心是为疫情提前投入使用,需要通水通电、安置设备、划分病区。救治危重症患者对设备要求更专业,但初期配套跟不上,加上团队临时拼凑,工作难度非常大。”傅启凯说。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仅用2天时间就将病区彻底改造,基本具备收治危重病人的功能。

改造完成后,重症医学科于1月29日凌晨开始收治病人。

收治的第一名病人是69岁男性,患者呼吸窘迫,全身冰冷,血氧饱和度只有85%。“能听清我的话吗?”“能!”患者竭尽全力地说。根据患者病情,重症医学科迅速决断:“尽快上高流量氧疗仪,加强生命支持!”“病人血糖很高,请用上胰岛素,2小时复测血糖。”一系列治疗措施后,没过多久,患者症状好转,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

不曾想,这名病人好转后的第一句话是:“医生,请离我远一点,担心传染给你们。”顿时,傅启凯和科室其他队员忍不住流下热泪。

“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动作都变得困难,每次值班,6个小时没有停歇,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傅启凯称。驰援黄冈的一个月里,他没有休过一天班,休息时也要随时待命。

傅启凯说,这些天他很累,但很欣慰,很多人从未谋面,但因防控疫情成了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尤其看到重症患者从躺在病床没力气说话,到后来开心地跟大家聊天,病情一天天好转,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

“期间,妻子给我发了很多条微信,我顾不上细看,但我知道她把儿子照顾得很好,我很放心。”偶尔想家时,傅启凯会特地朝窗外看一眼。

最近一个多月,傅启凯6岁儿子经常做的游戏,用玩具小火车运送援助湖北的物资。他用稚嫩的语气说道:“我把物资给爸爸送去,爸爸就能平安归来。”

“黄沙百战穿白铠, 不破‘新冠’誓不还。风雨定能送春归,河山无恙早团圆!”采访结束后,傅启凯在微信上发来这样一段话。

记者手记

援鄂勇士,我们等你平安凯旋

傅启凯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曾外派进修重症医学专业,疫情当前,他主动按下红手印,迅速办理工作交接,驰援黄冈。

采访过程中,我问傅启凯:为什么要去?职责?使命?还是其他的什么?他说,好像都有,又都不准确。没想太多,只觉得应该去。

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傅启凯回忆,第一次为病人气管插管,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他告诉我,当时,没有丝毫犹豫不真实,但是几秒迟疑后,迅速投入紧急救治中。

一周前,他带领队员们给家乡写了封平安信,信中说:湖北的天气阴冷潮湿,我们穿得暖、吃得惯,营养有保证,请家人们放心。“我只想尽快投入下一轮战斗,希望能救治更多的患者。”这是采访时,傅启凯斩钉截铁的话语。

为众人抱薪者,方为真正的勇士。危难时刻,傅启凯这些“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救患者于生死间。其实他们也只是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无私与崇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