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想最接近的路上
——张海梅诗作赏析
春的暗疾
只取梨花带雨的部分
天昏地暗,不知哪片云彩会倾斜而下
总是不自主地点击痛点追捧热点
这个春天,暗疾在血液里繁殖、变异
刮骨排毒,瘀滞的黑
放射着阴霾、坏死、不愈
以及翻云覆雨,无法细数
不绝于耳
独自啜饮,让所有的语言和墨迹都自然风干
在初冬的清晨
回味过往的潜伏和躁动
用一把油纸伞竭力抵挡
随天时一起阴晴圆缺、水落石出
抑或轻松释然,不问离去的方向
一些硝烟保留余温
一些河流渐渐干涸
簇拥的花篮提醒着一段国耻
背影挡不住几代人的喉舌
风口上的冷在瑟瑟发抖
那支古老的琴弦和钟鼓
在千年万年后
能否保持最初的音色,不绝于耳
远方
船帆摇摇摆摆,渐行渐远
国际流行色,印染着一种张扬与突兀
浑厚的声音,传播睿智和善良
晨钟暮鼓,敲响了警觉与延承
是什么在躲躲闪闪,造成一次次地迷乱
是谁?一不小心,触碰了那支生锈的吉他
以至于,听过之后还想听
痴迷之后更疯狂
用脚步丈量,用信仰守望远方
消失的小语种,搞不懂什么是断层与绝版
祖先的智慧和教诲,还会不会传颂和接受?
用右手不断地创作、激活,文字仍然乏味、空洞
而泼辣有劲的左手
怎么也控制不住,一路下滑的速度
夜之影
坚持,有时意味着要将牙齿松动
稀薄的空气
复发的旧疾
以及木棉花缓慢地盛开
无处藏身
等候霹雳和回声
以及乌云的翻滚和大地的南移
我多像一只被风雨啄光羽毛的小鸟儿
飞在彩虹架空的途中
追寻、查证、撰写、将隐秘的话题
归于经典,又被遗弃
自言自语
把自己活成一条弯弯的小路
与缕缕青烟形成无限的默契
把影子竖起来,吓得浑身出冷汗
在冰凌大面积融化的时候
心情也未见转暖
有关季节的交替,已冷漠或是忽略
压在心头的是日出还是日落
呼出的是一种气体还是一种瘀滞
栀子花顺着谎言一起蔓延
一声乞求和一种表情相互欺骗
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声音
被嘲笑和变调
在沙漠中寻找一池甘醇的泉
用烛光照亮一代人的芳华
把烈士的血迹刻成一块石碑
面对它,足以释怀
珍存与疏离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
锁定了旧日和纯粹
多像二十多年前的我
将刚劲的字迹撕成粉碎
撒向一个人的必经之路
纸片随风刮起,飘忽不定
多像一个个孤儿
在寻找着什么搜集着什么
老牌坊或是废墟,总有
一种珍存和疏离
触及
远远地观望,是什么不可触及?
摇动所有的转经筒,只为萦绕在你的耳边
磕长头的苦行僧,一路跪拜一路虔诚
梵唱阵阵,青烟袅袅
连同硝烟留下的残骸,哪一种都不能少
巴颜喀拉山铭记着不衰的壮歌
草原植被常年泛绿,是无法感知的一种暖
汉白玉石狮立起一尊尊王者风范
已护国镇邦,安放民间
燃点
闯进一个小小的炉膛
弱弱的火苗瞬间燃烧起来
被一串串动情的数字吸引着
一些炙热的词
靠近,便会烫伤
这丧失斗志的股市,还要继续观望吗?
还是再耐心等待救市政策
听到着陆的声音
比一种演练更让人踏实
徐徐燃起的小桔灯
足以打翻一次前朝旧事
即使烛光能挽留子夜
还会不会唤醒一次愚昧与宿醉?
无言以对
封面如我
少了更多的光泽和设计
内容单一、乏味
尝试着改变这种风格
让它有棱有型、掷地有声
轻易地,能捕捉到魂
年末匆急,焰火提前燃起
在寺庙拱手作揖的人越来越多
一边追忆、一边丢弃
这渐行渐远的爆竹声
还能不能掀起一次节日的波澜
躲避一场如期而至的盛会
向现实低头、抗衡、颠覆
有时也会成为一种牺牲品、一种纪念品
警示、长鸣
从盛世为自己定做一场大雨
总在设计,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场大雨
雨的前身,必定是戴望舒的《雨巷》
老屋深藏陶俑 玉器和青花瓷
这出土的无价之宝
频频被空气氧化 侵蚀
风 ,有时在旋转
我逆风而行 时光倒流
在盛世定做一场人工降雨
持续的高温突然降到了瑟瑟发抖
便落英纷纷
把六月命名为雨季
让梅朵绽放在寒冬
一半是水 一半是泪
冲洗着渐渐愈合的苍凉
点评:
非常喜欢诗的最后一节。“把六月命名为雨季/让梅朵绽放在寒冬/一半是水 一半是泪/冲洗着渐渐愈合的苍凉”。期盼“从盛世为自己定做一场大雨”的目的,就这样达到了,那些被“设计”、被“氧化”、被“侵蚀”、“逆风而行”、“时光倒流”,以及“高温降到了瑟瑟发抖”,直到“落英纷纷”……这一切的一切,也就全成了经历、财富、机缘,实在是天助我也。
诗的意境丰满,气场充盈。可喜,可贺!(张庆岭)
流水依然
记忆悬于微波之上
风劲吹 一起一伏
目光,打翻了狂乱的心跳
被冰封,搜寻了一遍又一遍
清瘦,又暗黄,满手的寒凉
探照幽深的内伤
晾晒在戊戌年第一缕阳光,如我
平静地荡漾,孤绝成奇石峭壁
试着把日渐萎缩的身体
伸展,拉平
与低处的流水保持平衡
点评:
这是一首颇富暧昧情绪的诗。久居中年的女人,虽然狂热的激情不再,但,在“劲吹”的“风”面前,总是还会依然能于“微波”之上悬起“荡漾”,尽管这种“荡漾”可“孤绝成奇石峭壁”,也只能将“日渐萎缩的身体”,不得不“与低处的流水保持平衡”了。诗,从语言到内涵,婉约而美丽。(木水)
清晰或朦胧
将标志性的东西铆在船上
桨,一下一下地高高荡起
心,随着清澈潜入水底
低垂、钓起一方无际的蓝
摇橹,是一种沉静与锤炼
彼岸,自由奔放 冰火二重天
在涡流里回旋,不经意间
沉沦 下陷 反转
身心历练、逾越了一遍又一遍
一朵莲似醒非醒
若隐若现
阵阵侵袭的香,迷醉我
误入荷塘深处
影子提前抵达
排成根深蒂固的树
如一粒刚刚萌芽的种子
在水里生根抑或溺死
点评:
关注生命的隐秘性是诗人的本能,如同张海梅的这首《清晰或朦胧》。她从荷花的生长环境中得到的一种禅悟境界,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她在生活中“沉沦/下陷/ 反转/身心历练、逾越了一遍又一遍”,难道真的是“误入”吗?诗人在作品中充分运用隐喻、反讽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的美好质感与强大的理性力量,提升了诗意。芸芸众生都“如一粒刚刚萌芽的种子/在水里生根抑或溺死”。(伊夫)
冬夜及断想
1
漫漫冬夜,用充足的时间延长梦境
一只凶猛的小兽在撕咬
从低声到高声 从高声到怪异
我庆幸比它高级了一点点
2
腐臭的气味
透过高墙涌向宿舍
画地为牢
无法让笨拙的身体完成一次跨越
3
需要紫外线强烈地照射和海底潜游
需要在沉默中蜕变
一双折断的翅膀
以及凌空飘飞的羽毛 坠成形骸
4
丢掉被氧化的饰品 泛黄的日记
迟疑地回头以及摧毁一座古建筑
转逝于瞬间
让自由轻盈的部分
如朵朵清荷 娉婷而立
5
无须缠绵
平静的湖 悬浮的漂 单薄的苔以及花心上舞动的蝴蝶
足够让一些事物抽离
重见曙光
6
夜,静得令我心慌
远方独处的老母亲
无法阻止牵挂的蔓延
割舍血脉和路途
种种伤痛蜂拥而至
如噬心蚀骨 与我又一次
在绞刑架上供认
7
调转船头
拒绝某种追随 拒绝触摸没有温度的肉体
一个复杂,冷漠的眼神
走向舞台,以假乱真
莫名地出彩与颠覆
8
雨,悄然滑落
一些不甘寂寞的声音
乘虚而入
点评:
张海梅的《冬夜及断想》,打破了以往的局促,风格有较大的变化。诗思如水流动,意象不断跳跃,而且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从晦暗到明亮,从迷惘到温馨,各种复杂的情感意绪交织在一起,凸显生命的困惑与悲壮,人性的衰落与复活,自我的迷失与回归,凝重而深刻,空灵而悠远。(王立世)
碎陶片
若干年后,依然欣赏
你一波三折的曲线和黑白相间的肌理
沉潜在窑洞千年
时旺时弱的火焰从未熄灭
你我都有被铸魂、断裂的痕迹
相望于俗世,碎落
仍然至真、至纯、至美
点评:
伤感之人在“碎陶片”面前会生出遗憾和惋惜之情,诗人海梅却想象到“一波三折的曲线和黑白相间的肌理”,并幻化出摇曳的从未熄灭火焰,其丰富的想象力、辽远的时空感、燃烧的激情和独特的审美让人震撼。当我读到“你我都有被铸魂、断裂的痕迹”时,情不自禁地称赞海梅是诗人中的诗人。世俗之人时时处处以物为大,清高文人羞于谈物,海梅大大方方地写物,倾注了信仰般的情感,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神圣境界,透出一种高雅和风范。读懂这首诗必须读懂“铸魂”和“断裂”这两个关键词。陶器烧制的过程不就是在“铸魂”吗?火焰不就是灵魂的舞蹈吗?不但达到了形似,而且达到神似。只有诗人才能想到陶器是有灵魂的。而“碎陶片”不就是陶器“断裂的痕迹”吗?充满了无言的疼痛。诗人对物的描写传神入化,深入骨髓。渗透在物中的情感使诗意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我们不就像陶器一样在经受考验的人生过程中不断地“铸魂”吗?如果没有灵魂,我们不是一堆烂泥吗?无异于酒囊饭袋和行尸走肉吗?人是灵与肉的结合,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身体,最后不是也会灰飞烟灭吗?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但“相望于俗世”,那“至真、至纯、至美”的魂永远不会“碎裂”,精神的完整与永恒就在这里。《碎陶片》既是一首身体之诗,也是一首灵魂之诗,与凌空高蹈的虚无之诗截然不同,这是一首带有生命之殇的精神之诗,带有疼痛的幸福之诗。(王立世)
齐鲁一枝梅 诗心吐芳华
——青年诗人张海梅诗歌印象
文/华 锋
以前只是比较零散地读过张海梅的部分诗歌,印象不深。这次集中读了她的五十首诗,感触良多。我不是诗人,谈点印象,非方家之论。
三十年前,张海梅还是一个初中女生的时候,她就参加了主要由成年人组成的“齐河县黄河文学社”。她一个在读初中生能够能参加文学社的活动,是因为文学社活动都选择在星期天。当时,组织召集黄河文学社活动的是作家鲁风先生。他为了鼓励大家多写多发表文学作品,专门画了大表格钉在墙上,谁发表了作品,就填在表格上。记得张海梅当时也有小诗发表,给人以青春、清浅和青涩的感觉,符合当时一个文学少年的年龄特征。同时,大家感到,张海梅对诗的感觉相当不错。这说明她的文学天赋不低。可是由于黄河文学社因鲁风先生离开齐河而解体,大家都忙活自己的工作和生计去了,坚持业余写作的也都成了散兵游勇。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张海梅的诗作发表。多年以后,当张海梅回归文学时,她已经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孩子也上了中学。
为了写这篇印象记,我翻到了张海梅五年前发表在《小拇指诗刊》的一组作品(诗五 首)。这大概是她重新写诗后的第一批作品。读了这组诗,与眼下读到的这五十首近作比较,让我感到吃惊:她的诗在这五 年中变化太大了!比如,同样是写春天,五年前的《期盼春天》她这样写:“秋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我就盼望春天/盼着春天迈上一大步/温度骤然上升/今年的冬天好冷好冷/我多想串起一缕缕暖暖的阳光/长年持在乡下奶奶家的门口/哪怕是没有太阳的日子/街坊邻居也不会感到寒意/......”五年后的今天在《春天有着不可缺少的萌发》中她这样表达:“一朵蓝色妖姬遮住了视线/这是我最怕看到的/节日的一道闪电//聆听潺潺流水/枯黄的落叶化为一片泥土/火焰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归宿//灾难横在高速路上/有车辆缓缓前行/候鸟选择了不同的月份/做一次大面积迁徙//多么无助多么空缺/我深深的呼吸只能融化那场细碎的雪花/就像春天有着不可缺少的萌发”。前者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给一种温暖、朴素的审美享受,语言是传统的,也是淳朴的,很好理解。后者猛一看,一头雾水,一般读者可能不知所云。可能懂得现代诗的人会说,这是作者春节期间在高速路上看到的一起交通事故的书写呀。不错,诗人写的是对一次意外事件的感爱与联想。但是前后两诗一比较,从表达方式上,就如同两个人写的东西。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张海梅诗作的不同面貌。通观最近的五十首诗,可以说张海梅不但告别了三十年前初写诗时清浅,而且也告别了五 年前的传统写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想专门拿出张海梅写家乡的一首诗来,看看她的进步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她在《老齐河,心灵往返的家园》诗中写道:“大片大片的心思/在纵深的根须里钻来钻去/盘活的双腿找到了行走的方向//回到原地不动的村庄/这世袭的宁静与草香/是一块血肉黏连的磁场//土地素颜最美/麦田独立呈现/河风穿过身体的每一处痛痒/把富足和苦难一层层剥开/洒落一地的欣喜与不安//将漂泊浮于脚下/安于尘埃/用浓重地道的乡音/把灰灰蒙蒙的天空擦成蔚蓝//车轮碾压过的冰层咔嚓作响/情感的瓦斯在炉火中爆裂/一壶老酒 艺茗香茶/烧煮着内心翻滚的狂澜//沾满油垢的外衣/还能不能用清冽的河水一遍一遍地漂洗/出生时遗落的那根脐带/还能不能供养一个姓氏的兴衰//将老齐河凝望和放飞/双眼,都会感到卑微和生疼”。老齐河,年纪大点儿的齐河人心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这些年来,多少齐河人(作家诗人或粗懂文字的人)写过那座消失了的老城,有诗,有散文,也有以那座老城为背景的小说。包括我本人,也在一篇较长的散文中写到过齐河老城——因为我的高中就是在老齐河城就读的。但是,写是写了,但无论自己还是其他文朋诗友的作品,读后总是感到浮泛、表面、抑或单一。而这次读了张海梅这首写老齐河的诗,感到格外的欣喜,认为这是写老齐河诸多诗文中最好的一篇(首)之一。她把人们对那座八百年老城的深深的情感,对它消失的无比惋惜和锥心的痛,那种欲说还休的心绪,用现代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有一首歌词中说“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怎样表达对一座故乡老城的爱?也许“说也说不清楚”。如果张海梅用口头表达,可能也是“说也说不清楚”。但这首诗以现代诗的特有表现力,比较充分地表达出来了。即使不懂现代诗,但对文字有一定的感受能力的齐河人来说,如果读上两遍这首诗,仔细琢磨一下题目和每一节的暗喻,就从诗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她写的什么。而张海梅写到的这些层面,对老齐河只有一般了解的喜欢写作的人来说,用散文的形式是无法抵达的;用小说的形式能否写到这样的程度,我想了一下,只有世居齐河老城的有相当高的小说创作能力的人,可能有希望达到。这大概正好体现了现代诗特有的表现力。
张海梅名字中有一个“梅”字,在我最近读到的她这五十首诗中有两首是写“梅”的。从这两首写梅的诗,可以窥视现代诗写作的某些特点。一首题为《爱意梅花》,是这样写的:“略施粉黛/设置一场铺天盖地的爱恋/这弯弯曲曲的河流/放纵江南女子的汩汩才情//一路奔涌的情愫/把拍疼的掌声/改成对追随者的表白//大朵大朵地绽放和诉说/寻觅与等待 偶遇或错过/都不是黯然神伤的理由//一缕香 萦绕在挥之不去的诺言中//一切无须顾忌/包括让雪山消融/将满城的春色大口吞咽/如此沉醉”。另一首的题目是《梅艳》,诗是这样的:“云朵嵌入眉梢/一瓣瓣地张 一层层地合/介于顾盼和惊醒之间//香气氤氲 烟岗柔细/要轻纱曼舞 要飘若天仙/前世传神的回眸/独占鳌头//润与艳 雌与雄/各种色系如潮/含苞的故事仍在今朝绽放/…….无谓更高更舒展的枝/无谓更低更通达的根/染尽山色合着斑斑足迹/缭绕 掠夺”。透过这两首写梅花的诗,再回头看前面提到的《春天有着不可缺少的萌发》《老齐河,心灵往返的家园》,我们发现,这些张海梅近期写的诗有共通之处。我认为有三点:第一感觉是看不懂,朦朦胧胧,飘飘渺渺,如雾里看花。第二是感到诗的语言和传统的自由体诗大不相同,词语之间的跳跃大,留白多。第三感到是其使用的意象繁复,总意象之下又有多种意象散射,抑或聚焦。这三个方面,正是现代诗的重要特征。
关于现代诗的目前发展状况,争论很大。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好像谁也说服不了谁。但从我这个局外人来看,现代诗作为表达现代人思想感情的载体,她的主体可能是新时期以来的朦胧诗。朦胧诗体现了所有艺术创作的一个本质特征——创新。就拿上面提到的张海梅写梅花的两首诗来说,它的书写对象是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写过的梅花;经典的梅花诗,人们也如数家珍。在这种背景之下,怎样写出新意,就成为写诗的人面临的第一道坎。没有新意,写它作甚!于是,把它写得朦朦胧胧,一时看不懂,也就意味着有了新意。有新意才能称之为创作嘛。进一步看,就会发现首先这些诗的语言已经鸟枪换炮、今非昔比。我在一次诗歌研讨会上专门讲到过现代诗的语言问题。通过对一些现代诗的解读、分析和揣摩,加之在诗歌理论方面的爱好,我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现代诗第一要素是语言。这种语言区别于世俗大众常用的语言,其特征就是不直说,更多的使用暗喻,形成了特有的一种语言系统。而这种语言一看就不是传统诗歌散文化的语言,或者稍加修饰的明喻。它的语言本身就已经诗化了。加上词语之间的跳跃性大,留白多,就造成了语言的张力,成为现代诗的一个显著标志。而使用意象的繁复,意象的散射抑或聚焦,就从多个侧面回应了主题,使作品具备了丰富性、多义性和厚重感,从而抵达了作品的深度。这个问题可以从张海梅的那首《老齐河,心灵往返的家园》诗中得到印证。我上面所说的张海梅近期诗歌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是从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张海梅的诗歌创作实绩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在与人合作出版了诗集《风行四季》之后,她积极参与诗歌创作活动,诗作不断出现在各种文学媒体上,多首诗被收入《山东诗歌年鉴》等多种综合诗集中,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标志着她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高产期。近日,德州市作家协会和齐河县作家协会召开了张海梅诗歌研讨会,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端。如果让我评价她的诗歌有何不足之处的话,因为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专业评论家,也难以说到点子上。仅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她巩固已有的写作质量,写出更多有份量的好诗,在诗歌名刊、大刊和国刊上露面。二是希望她今后的诗作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大情怀。视野的宽阔主要是指写作不要囿于一县、一市 、一省;大情怀主要是指要有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和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三是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任何艺术都是以以情感人为基本诉求的。现代诗虽然走了小众化的路子,但不是把路子越走越窄。怎样找到自己的作品能打动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读者的那个“点”,是需要深长思之的。
山东齐河这个地方,地处省会济南西郊,古时候属于齐国西部,也称“齐右”。《孟子》中记载:绵驹处高唐而齐右善歌。据说《诗经》“齐风”中的多首诗就出自绵驹和他的弟子。这说明齐河有着非常悠久的诗歌传统。历史上,清朝齐河曾经涌现出“山东第一才女”女诗人郝秋岩。近几年齐河涌现出一批诗人,张海梅是其中最有成绩者之一。齐河地处交通要冲,南瞻泰岳,北达京津,东倚黄河与省城相望,是一方钟灵毓秀之地。特别是齐河具有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这一重要文化特征。有一首歌中说: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今天,黄河之滨的齐河涌现出一批诗人,其中就有一个逐渐被人熟知的张海梅。她写诗的灵感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黄河母亲的哺育,她的诗作有着黄河泥土的芳香。有感于此,本文作者吟成古体五言四句,权作本文收尾:
黄河润华夏,诗坛出新葩。
齐鲁一枝梅,诗心吐芳华。
读诗漫话
——致诗人张海梅
桑恒昌
读了海梅的一些诗,读着读着就生岀些零零星星的感想,似有所指,又指之糢糊。似诗之形,也似诗之影。评诗之语,如酒后之言。我把诗分为两类,一类是再现,一类是表现。所谓再现,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接受来的,根据当前形势和内心的需要,组合起来,美化成一篇作品。说到表现,就是独特,就是升华,就是别一种天地。艺术是一种极限,永远不可抵达,但是我们要走在通向极限的路上。我以为这是海梅正在做的,也是我们永远会做下去的文学亊业。诗需奇妙的构思,诗性的语言,虽是老生常谈,却至关重要,全凭内心感悟。
我总是说,诗是从心里疼出来,在心上生长的文字。
诗总是说,你越是爱我,我越是恨你,恨你没有把我恨成钢。
我还要说,无论有多少汉字,也无论组成多少词语,都是我麾下的三年将士。
海梅的诗,可读的篇章,可读的段落,可读旳诗句,的确很多。但有多处尚需提炼。以少说胜多说,有時以不说胜过许多说。最好写的是诗,最难写的也是诗。
我可喜地看到今天的海梅,也期待明天更加可贺的海梅。
作者简介
张海梅,女,山东齐河人。山东省作协会员、齐河县作协副主席。诗作发表于《四川文学》《诗潮》《山东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报刊,并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诗作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排行榜》《诗歌年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湖南诗歌年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2019年中国诗歌年选》《海内外华语诗人自选诗2019》等多种选本,出版有诗合集《风行四季》。诗集《世界小于瞳孔》已付梓。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市作家协会
编辑: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