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中丁乡甄家村:领创办合作社迈向增收致富路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没有出去考察项目,但年前已经做好了规划,等这160亩小麦收完之后,我们打算与县种子公司合作,从合作社里拿出最少100亩地种植他们提供的特色小米,然后再弄两个大棚搞蘑菇养殖。”在中丁乡甄家村合作社的麦田里,党支部书记甄在芹对记者说完,满怀信心的双眼望了望身后浇过的近百亩小麦地,转身又拿起铁锨改起了浇地麦田的畦口。

甄家村位于中丁乡政府西南3公里处。全村有190余户,606人,耕地800亩。之前,全村人均收入也就五六千元。这两年,甄家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转变发展思想,通过领创办合作社,种蔬菜、搞养殖,带领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这对于甄家村两委成员来说是非常认同的。2017年7月,甄家村党支部书记甄在芹带领村两委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在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后,第一个吃螃蟹,大胆地立领办创办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成为中丁乡成立合作社的第一个村党支部。合作社成立后,村两委成功引导42户思想活泛的农户加入进来成为第一批社员,社员全部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入股共计106亩,占全村农户比例的27%,占全村总耕地亩数的14%。入社成员每年每亩有600元的保底收入;还有股金分红:按照股份比例提取盈余的50%分配给入社成员;提取盈余的35%分配给合作社,主要用于增强合作社服务功能、扩大生产能力和弥补亏损等;提取盈余的15%给村集体,主要用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争取支持,提升“输血”“造血”能力。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效益也逐渐好转。经过积极申请,中丁乡为甄家村争取到县委、县政府支持的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同时争取到国家农业部的奖励资金9万元,用于对入股土地进行整理,梳理排灌沟渠,改造灌溉设施,建立了完备的智能化灌溉设施,解决了合作社引水灌溉难的问题。投资5.9万元购置了先进喷药机一台,实现了植保机械化。

合作社自2018年6月正式经营土地,通过规模化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惠众公司提供“套餐式”服务,当年秋季玉米获得大丰收,玉米年收入7.8735万元。入股农户比入股前每年能增加综合收入1000元,成为中丁乡第一个通过创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实现增收的典型。2019年,合作社土地每亩实现净增收达到104元,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双增收。

经过前期一连串动作,合作社当年便实现了收益,甄家村合作社被评为“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先进单位”,村党支部书记甄在芹被评为“庆云县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先进个人”。

外出取经,拓宽致富思路。接连尝到合作社收益甜头后,甄家村党支部并没有得益于眼前的盈利,他们已经在思考如何将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申请,中丁乡积极协调县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结合职能来甄家村进行行业指导、培训,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所挂钩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指导、帮扶。同时,甄家村两委成员主动到济南、德州、泰安等地参观当地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回来后深受启发,经过二年的精心经营,合作社运作日渐成熟。结合新流转出的土地,甄家村党支部正在针对土地现况,积极尝试改种水果、萝卜等经济作物,通过增加多元种植,找到一个培育品牌产品的突破口。

多元发展,探索生态种养模式。“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仅仅种粮食,风险大、收入低,甄家村党支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弊端。结合之前外出考察的收获,合作社今年除计划种植小米、搞蘑菇大棚外,还计划修建池塘,放养鱼类,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周围种植经济林,进行林下养殖,发展生态立体化种养。同时,在其他作物地块进行间种,小麦、棉花等交错种植,既改善了环境,又能增加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底,我们合计着从盈余资金里专门拿出一部分费用作为预算,用来在村里修建一处漂亮的公园,让人们在公园里溜溜弯、散散心。”党支部书记甄在芹对记者说。

疫情渐远,春回大地。甄家村合作社的土地上,麦苗正咕咚咕咚的喝着甘甜的黄河水,浅绿的色彩正变得越来越浓。可以想见,3月之后,这里将是人与机械交互忙作的丰收场面;而半年之后这里又或许已经是“塘上绿荫 十里金黄”的另一番场景了,这应该也正是甄家村党支部一致追求的目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高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