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州两级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42件,商标案占比超七成

为迎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4日,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发布“德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数据显示,2019年,德州两级法院全年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42件,同比增长74%,其中著作权案件91件,同比增长80%;商标案件335件,同比增长79%;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知识产权案件21件,同比增长10%。

德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德州两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通过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审判工作制度、构建府院联动机制等多种方式,在创新型企业密集地区设立巡回法庭,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全方位、多举措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

数据显示,2019年,德州两级法院全年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42件,同比增长74%,其中著作权案件91件,同比增长80%;商标案件335件,同比增长79%;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知识产权案件21件,同比增长10%。全年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22件,同比增长70%,结案率93%,调撤率80%,呈现出“增长率高、结案率高、调撤率高”的良好态势。

(一)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审判质效不断提升

与2016年相比,2019年德州两级法院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收案数量翻了两翻。在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一审案件结案数量、结案率不断提高,二审案件结案率保持100%,大量知识产权民事纠纷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解决,调撤率达80%以上,远超一般民商事案件调撤比率和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疑难复杂案件增多,审结多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同往年相比,2019年审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涉及知名企业品牌利益保护的商标纠纷案件、涉及著名影视文化作品互联网传播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涉及新技术合作开发、技术成果市场应用的技术合同等疑难复杂案件大幅增加,如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浙江绿岛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山东优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诉山东滨庆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成都南方家俱有限公司诉禹城市新潮家具店侵害商标权纠纷案等。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涉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不断增加,诸多新型案件给法院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疑难问题,如时间戳证据的认定、电商平台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的认定等,案件审理难度不断加大。

(三)案由范围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不断拓宽

随着企业品牌保护意识增强,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打假力度加大,2019年德州法院集中审理了涉及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洁丽雅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起诉的系列侵权纠纷案件,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总体上看,在传统著作权、商标权等案件数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从普通的商标、著作权领域扩展到企业名称权、影视作品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合同,不仅涉及传统的餐饮商超等服务行业,还涉及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医药化工等诸多领域,司法保护已成为当事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主要渠道。

(四)以鼓励创新为导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不断提升

由于知识产权侵权的特殊性,“举证难、赔偿低”成为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的障碍。德州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合理运用相应诉讼证据规则,加强诉讼指引,充分发挥公证、时间戳证据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固定证据的作用,努力破解“举证难”问题;另一方面坚持以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运用为导向,以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为指引,重点考虑权利人被侵权所遭受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商标许可使用费、法定赔偿以及维权成本等要素,在赔偿数额的确定中,在体现公平合理、比例协调基础上,提高知识产权案件赔偿数额,让权利人利益得到充分保护,侵权人无利可图。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生产者及造成严重影响的销售者的惩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智群 通讯员|张群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