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题记
杜鹃叫了,椹子熟了。
带着憧憬,带着希望,参加了夏津县举办的“全国作家游黄河故道,颂多彩夏津”采风活动,满怀期待来到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颐寿园。
步入园中,清风徐来,椹树密枝繁叶,遮天蔽日,虫儿唧唧,鸟儿啾啁,椹果满枝头。一粒粒椹果,或白,或黑,或紫,或莹绿,像玛瑙,似珍珠镶嵌枝叶间。树枝铺散垂下,似一把把张开的大伞,风儿起处,那些熟透的椹果不时落下。站在“伞”下,伸手摘一粒椹果,掬在掌心,轻轻入口,满口蜜浆。有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此诗写的是荔枝,今儿,我大胆篡改一下:日啖椹果三百颗,不辞长做夏津人。
一路赏景一路摘果,一路欢声一路笑语。来自全国的作家们相聚旅游,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便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使得这景色也分外妖娆了。
在凉亭小憩,爽风吹着我汗津津的脸,吹乱我的长发。倚亭而坐,拍照合影,以作纪念。林中,安置了鼓状的圆桌圆凳,几个好友围坐一圈,我坐在“大鼓”中间,众星捧月,来个合影,啊哈,霸气十足呢。
沿着弯曲的木制九曲长桥前行,游人多起来。原来,是椹农在卖桑椹呢。那些白的、黑的椹果聚在一起,煞是好看,黑色的尤其可爱,像一只只毛毛虫。当地人对这种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的椹果饱含深情,尊称为“圣果”。从而便看出这小精灵在椹农心中的价值了。
园里到处都是高的矮的,粗的细的桑椹树,幼树一二岁,大树几十岁,上百岁,还有许多数百岁的古椹树。无论老幼,都执着的用一粒粒椹果诉说着对这方水土的爱。嚯,一棵粗大的椹树出现在眼前,我忍不住驻足仰望,有稀疏的阳光透过葳蕤的枝丫射进来,落在地上一片斑驳。我张开双臂试着抱它一下,发觉只能搂过它的一半。它大概有上千岁了吧?弯曲粗糙的树干刻记着它经历的风霜雪雨,如今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这个“古树王国”,是稀有的天然氧吧。氧吧里绿野与碧空相接,地更绿,天更蓝。在这千顷葱绿之间漫步,吸一口“绿氧”,品一枚椹果,怎不令人心旷神怡,逸兴遄飞?
桑椹垂红似荔枝。芒种前后正是椹果成熟时,累累果实如繁星缀空。林间有椹农持长杆打椹果,下面接一块宽大的布,布边上绑一长杆系在腰间,使布脱离地面。杆起椹落,椹果滚落进布里。那些椹果被装入椭圆形的竹篮,挨挨挤挤,密密匝匝,等待人们品尝。
此情此景,使我不由想起明朝博野知县陈哲写椹果的一首诗:
芒种最好林间行,紫白密匝如繁星。
幽林深处人语响,子规遥啼雨新晴。
暑气乍起甘如蜜,长杆挥来囊丰盈。
天果醍醐百户殷,一曲长歌乐升平。
哦,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爱上夏津,爱上桑椹。
孙秀立,女,禹城市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副主席,《禹城文萃》执行主编。
张丽,女,禹城市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党史、地方史志研究,工作之余爱好敲打文字,抒写真性情,爱好朗诵,留住美好的声音。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来源 | 史志花开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