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了路再送一程 | 武城:“微公交+村村通”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6月4日上午6:30,一辆辆公交车缓缓驶出汽车站,标志着武城县城乡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能在家门口坐上去县城的公交车,该县老城镇黄沟村村民高兴地说:“村里通了公交车太方便了,在村口就能坐车去县城,现在这车又环保,票价又便宜,真是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

今年以来,武城县把早日实现“村村通公交”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以实施“四好农村路”为基础,科学布局线网,优化节点设置,在原有建制村通客车的基础上,通过县村、镇村、村村公交等通村模式,总投资419万元,建设站亭136个、公交站点263,配备了监控平台,新增了公交线路23条,实现了全县393个建制村公交一体化全覆盖。

武城县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保障中心安全办主任赵国江介绍:“公交车可采用现金、微信、支付宝等多种形式收费,统一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设置公示服务承诺、监督投诉电话和线路走向图,为群众乘车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舒适的方式。”

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针对一些村庄公交车无法直达的现象,武城县创新实施微公交计划,以线带面保证全部村庄都能够通达。赵国江说:“对于公交车无法通行的村庄,配备了6辆微公交,免费接送乘客到附近公交站点,以便乘坐公交车。”

从要想富先修路,到修好了路再送一程,武城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客运服务改革,采取县村、镇村、村村等通车模式,实现了全域公交发展,建立畅通、快捷、安全、优质、经济的农村客运网络,惠及更多老百姓出行。“‘村村通公交’不但是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也是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具体实践。”武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卫东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吴华 郭春娥

编辑 |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