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 | 从警察现场指挥到全天候电子眼监控

上世纪60年代,德州市区第一批女交警上路执勤

新世纪初,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普遍实行了渠化交通设计

1988年,德州市(现德城区)湖滨路与东风路交叉路口中心建设的第一个大转盘


行人和机动车日益增多,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迎来一次次管理革命——

从警察现场指挥到全天候电子眼监控

文 | 张磊

城市交通是文明城市建设的直观体现,城市道路交叉口,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的出行效率与安全,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和城市温度的体现。翻阅德州市城建档案馆保存的影像档案,可以看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在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建设方面的变化,大致经历了警察现场指挥、“大转盘”方式、渠化交通方式和交通智能管理等演变的过程。

城市风景线——警察现场指挥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拆城墙填护城河开始建设三八路,1951年开始建设解放路,后来又相继建设了东方红路、新湖路、向阳路、迎宾路、湖滨路、东风路等城区主干道,至1986年,德州市城区(德城区)共有主要城市道路南北方向6条,东西方向7条,城市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但这些道路普遍不宽,没有非机动车道,那时人们交通出行方式基本靠两条腿和自行车。机动车很少见,专业运输单位是机动车大户,部分企业及政府拥有数量很少的机动车。汽车很少,马路虽窄,即便是人车混流已足够满足当时的通行需求。伴随着城市经济生活的发展,路口开始出现了交通警察现场指挥,即在道路交叉口中心点放置圆形的指挥台,由交警通过指挥棒或肢体语言进行交通指挥,警察们不怕风吹日晒坚守岗位,以规范标准的执勤、严格文明的执法、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

城市之眼——绿色之角“大转盘”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原有的交警指挥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道路交叉口的“大转盘”模式应运而生。1988年,德州市城区(德城区)在东风路十三局路口建设了第一个大转盘。“大转盘”顾名思义,就是在十字路口中间砌筑一个圆形构筑物,引导车辆环绕行驶,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又称“交通岛”,在当时普遍认为这是最先进的路口管理模式。一般在“大转盘”内部种植草坪、乔木、灌木等植物,进行绿化、美化,逢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还可以摆放花卉加以点缀。在主要路口的“大转盘”内还设置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雕塑,称之为“城市之眼”,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印象最深的历史记忆。

我市“大转盘”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南北方向主干道湖滨大道上,湖滨大道与交汇的东风路、东方红路、天衢路、大学路(原北园路)路口都设置了“大转盘”,四个方向的车辆行人按照环形轨迹自由进入、驶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大转盘”内配备高杆路灯,夜晚可以在灯下读书看报,也是人们消遣纳凉的好去处。1990年山东省政府开展“齐鲁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水平”三上活动,德州市1990年至1992年连续三年荣获“齐鲁杯”奖,代表了当时城市发展最高成就,获奖后,东风路“大转盘”内安置了的“齐鲁杯”奖雕塑,成为当时代表德州形象的景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车辆的迅速增加,行车道、人行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加。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原来的“大转盘”被陆续拆除,1999年,湖滨路与东方红路交叉路口的德州市区最后一个“大转盘”拆除,自此开始,道路交叉口进入渠化交通模式。

平面立交——各行其道的渠化交通

渠化交通是指对道路交通实行空间分离,使各类行车道像渠道内的水流一样各行其道,有序行驶,以达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的目的。其基本内容是在道路平面交叉路口用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隔离护栏、交通岛、绿化带等设施分隔车道,使不同类型、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车辆互不干扰地顺畅通过,相当于一个“平面立交”。通常实施的措施有缩窄进口车道宽度,增辟左、右转弯专用车道,提高交叉路口通过能力;或用导流设施限制车辆转弯,提高交叉路口使用效率;或缩小交通流的交叉面积,避免交通行为人的注意力分散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或设置行人安全岛,缩短行人过街时间等。1995年,我市在提升城市道路建设活动中,特别注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路口渠化设计的雏形。第一条实施渠化设计方案的是德城区文化路与湖滨路路口,就是通过缩窄进口车道宽度,增辟左、右转弯专用车道实现交通渠化,有效提升了该路口车辆通行能力。

新世纪初,私家车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十字路口人车争道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公安交管部门在不断完善路口交通管理基本设施,改进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增设电子警察等等。

2004年始,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启动了路口渠化交通设计。随着渠化交通的广泛应用,在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市民的交通行为和文明意识也随之提升,非机动车占道行驶、横穿马路、乱闯红绿灯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可以说,交通渠化管理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智慧交通——电子眼与大数据处理

全面普及渠化交通管理后,城区交通路口的管理不断向数字化迈进,开始进入智能管理时代。2010年开始,各种监控设施陆续安装在路口处空中横杆上,实施路口交通违法抓拍、天网监控等。2015年开始,在德城区东方红路与解放大道交叉口(新华书店路口)实行车辆右转加直行交通疏导方式,结合电子眼的更新换代,逐步增加了信号灯数字读秒显示、路口监控、天网设置、车辆(行人)待行区域等功能,通过大数据信息遥控指挥和重大事件现场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无人智能管理和全覆盖、全天候监控管理,这些举措即提高了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了道路拥堵现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驾驶员、市民的交通意识和文明素质,提升了城市文明、社会文明程度。

(稿件载于2020年6月19日《德州日报·德周刊》4版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张磊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