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恢复得不错,今天能出院了,记得回来做康复。”“谢谢大夫,多亏了你们,才让我捡回一条命。”这是6月20日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脑病科副主任医师李元民查房时,与患者李女士的对话。19天前,医院首次开展颅内动脉取栓术,挽救了患者李女士的生命。
时间回到6月1日上午10点。“患者半小时前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法活动,怀疑是急性脑卒中。”“我们马上做好抢救准备。”市中医院120接到患病的李女士后,随车医生立即跟急诊科医生沟通。10点20分,李女士被送到医院急诊科,医院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经过各项检查后,医生排除了脑出血,考虑是急性脑梗死。李元民根据病状,判断是颅内大血管急性栓塞,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决定进行颅内动脉取栓手术。11点30分左右,治疗团队将其送往介入手术室。同时,李元民联系了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
“通过脑血管造影发现,该患者大脑中动脉出现了栓塞。”李元民说,血栓堵住了患者大动脉的血液流通,由于是主要供血动脉,一旦发生大面积脑缺血,抢救不及时,患者往往“非死即瘫”。
随即,一场挽救生命的战争正悄无声息地展开。手术台上,李元民带领团队通过微导管及导丝配合,快速而细致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大出血,或者是让游离的血栓造成新的栓塞。“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闭塞的血管早开通一秒钟对患者都有好处。”李元民讲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取栓手术,血液终于顺利流通,患者逐渐恢复意识。
这是市中医院首次成功完成颅内动脉取栓术,但对于主刀医生李元民来说这种手术并不陌生。在2017年,他到北京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专业进修学习1年,学习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新技术。学成归来后,他也将学会的新本领传授给团队其他成员,带动科室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据李元民介绍,因动脉取栓术有一定的风险,一般发病不超过4.5小时,选择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再进行动脉取栓。但诊疗指南明确规定,静脉溶栓不应该耽误动脉取栓术的治疗,动脉取栓术应在6小时内进行,超出6小时就会增加颅内出血的几率,危及患者生命。医院为此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不需要缴费办手续,就可以直接接受治疗,大大节省了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通讯员|左天普 王琰
编辑|唐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