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德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正式启动。省级非遗项目德州跑驴精彩呈现。记者 郭庆萍 摄
上世纪30年代,袁福生、刘长河二人将原来挥动马鞭代驴,改为演员架“驴皮”跑动表演而风靡一时——
跑驴:德州民间的传统舞蹈
□康晖 刘雷丽 张真真
德州民间文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每逢庙会和传统节日都举办高跷、舞狮、彩车、旱船、跑驴、戏曲等艺术活动。其中,跑驴以形象逼真、生动活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德州一带久负盛名。
1954年,前进街刘子生骑驴,车站街刘万仓赶驴,代表德州市参加了山东省和华东局分别在济南和上海举办的民间舞蹈汇演,将民间舞蹈艺术搬上舞台,相沿至今,已遍及百余街和村屯。1956年,德州市人民群众祝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196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分别由20至30匹跑驴组成的驴队出现在游行队伍行列中,锣鼓唢呐,清脆悦耳,毛驴跑动,跳跃欢腾。骑驴者披红挂绿,艳妆浓抹,赶驴者龙腾虎跃,皮鞭啪啪作响,时时博得观者鼓掌喝彩。
德州跑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有了质的飞跃
跑驴的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已有资料表明,明代的民间社火中已有这种表演,照此推算至少应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跑驴最早并无特定的表演内容,通常尾随秧歌队后作即兴表演,后来各地的艺人创作出情节、表演各不相同的跑驴,如河北昌黎根据《傻柱子接媳妇》的故事而来,陕北的有两种,一种是表现爷孙赶集,另一种则与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有关,演员有的为2个人,有的为3个人,等等。
德州跑驴,又名小黑驴儿、小毛驴儿,属民间舞蹈中的乐舞类,即以乐器为舞蹈伴奏,表演形式上因使用驴形道具属于假面形舞类。德州跑驴是在民间春节跑驴的基础上,由城郊马庄村民袁福生与德州驻军军人刘长河2人于上世纪30年代借用《王小赶脚》的故事共同创作而成,成为以表现夫妻赶驴回娘家为内容的舞蹈形式。
1930年,德州城郊马庄村民袁福生,时年22岁,赶马车结识了会表演《王小赶脚》的德州驻军23师军人刘长河,二人爱好相投,遂结为至交,共同探讨跑驴艺术,将原来挥动马鞭代驴,改进为竹扎骨架,外披黑布,缀黑色麻缕的毛驴,演员上身似坐其上,以下身双腿模拟毛驴跑动。袁福生凭自已多年熟悉毛驴动作和赶车的体验,加上在本村拳房练就的一身武功,把勒嚼、着鞭、扬蹄、尥蹶、撒欢、闹性等毛驴的细微动作模拟得活灵活现,逼真动人。欢跑中有功夫,细微处藏绝招,创造出生动的舞蹈动作,形成了较完整的舞蹈艺术形式,受到群众的喜爱与欢迎。全村武场的十几个青年,争练骑驴、赶驴,50多户村民,争相集资资助,多者1户捐赠5块银圆。群众的鼓舞,演员的苦练,舞蹈很快练成。第一场拜场演出,即轰动城乡,跑驴到后,男女老幼,涌向街头,争相观看,家家户户,一时关门上锁。城乡街村,邻县村屯的文娱爱好者,闻讯登门,拜师求教,使跑驴这一民间艺术很快流传到南关街、税务街(今前进街),火神庙街(今自强街),马家溜口街(今商业街),车站街和城郊一些村屯,并由单驴发展成对驴、驴队,各成一派,自有千秋。
骑驴者称二姑娘,赶驴者称王小,均为十七八岁的青年
德州跑驴演员为2人、4人或多人,一骑一赶为一对。骑驴者称二姑娘,十七八岁的农村姑娘,天真活泼,如戏曲中花旦打扮,服饰鲜艳,红色或绿色,扮相俊美,粉妆或油妆。二姑娘可由女演员也可由男演员来扮演,男扮女装时也尽量化得俊美,而绝不扮丑。王小,十七八岁的农村男青年,憨厚淳朴,戏剧中武生打扮,青、红、蓝、白色打衣打裤均可,但必须与二姑娘服装色泽相异,白汗巾包头,扎板带,脚穿紧口软鞋,手拿皮鞭。
跑驴的主要道具——毛驴,用竹篾或铁丝扎成毛驴的骨架,长约100 厘米,直径约50厘米,外面披裹黑布,缀上黑色麻缕(或用黑色绒布),毛驴背部留有可装进人体的方洞,供表演者站在中间。驴身与驴头由弹簧衔接,头部颜色黑白分明,在驴背两边挂有两条假腿和两个假脚,似二姑娘骑在上面,假腿以蓝色或绿色的绸布内包稻草而成,假脚里面塞上棉花,外面穿上布鞋。驴形道具最初是用绳拥绑在腰间,绳在外观上看不出来,后来也挂在双肩上,绳子露在外面。在驴身体的内部设有机关,演员暗地操纵可使驴做出眨眼、动耳、竖毛的动作。驴脖子挂铜质串铃,下挂约40厘米白色围布,上面画着四条驴腿,演员表演时,将毛驴吊于演员臀部,形若骑坐驴上,跑驴的动作,完全由演员模拟。皮鞭由约6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棍,上面系着鞭头鞭鞘,抽打时啪啪作响。
伴奏乐器为打击乐和吹管乐,伴奏曲目借鉴戏曲而加以简化
德州跑驴的伴奏乐器包括打击乐和吹管乐两种,是民间广场舞蹈中最为常用的乐队组合。打击乐有鼓、堂鼓、木梆、大小镲各两副、旋锣两面、堂锣或稣锣一面,吹管乐有不同调高的唢呐两支以及笙。打击乐奏锣鼓经,包括《急急风》《备马令》《将军令》《四击头》,打法来自京剧锣鼓经,稍作简化。唢呐与笙吹奏《梆子娃娃》《大登殿》《向阳花》《锯大缸》等曲牌,穿插以唢呐模仿驴叫和人笑声。
以《王小赶脚》和小两口走亲为主要表演形式,后发展出驴队
德州跑驴的表演形式有单驴、对驴和驴队3种,对驴和驴队是后来在单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单驴由一个骑驴的和一个赶驴的两人表演,对驴为4个人,驴队则由若干对共同表演。
单驴,原为《王小赶脚》,一人骑驴一人赶,顺序和基本动作是:雇驴、应雇、上驴、登路、勒嚼、着鞭、扬蹄、尥蹶、踢脚、撒欢、上坡、下坡、过桥、趟水、驴陷泥坑、岔道拦截等情节,其中间以对白,插科打诨,情趣横生,逗人捧腹。发展到现在,把对白完全删掉,完全靠舞蹈交待情节,吸引观众。表现小两口走亲,男持鞭前扑虎跳,在锣鼓声中登场亮相,似戏剧中马童,随后引出骑驴者;女架驴云步上场,勒嚼亮相,一勒一抖,犹如真驴登场,毛驴栩栩如生,招来一片掌声。继而跑圆场,男挥鞭赶驴,驴着鞭抖膀,时而弹蹄尥蹶,时而撒欢窜跳。赶驴者边赶驴边注视骑驴者的安危,含情脉脉,舞姿轻松愉快,夫妻情意缠绵。忽而,毛驴低头闻到尿臊,还是抬头发现异驴,两耳直竖,昂头炸毛,哇哇怪叫,扬蹄尥蹶,似疯若狂。男打驴,女勒嚼,毛驴暴跳,前咬后踢,打横转圈,时而将赶驴者踢倒在地,时而在赶驴者身上窜越,赶驴者摸爬滚打,随机应变;骑驴者心惊肉跳,慌而不紊,紧张惊险,扣人心弦,不时引起观众拍手叫绝。一场虚惊过后,重登阳关程,勒嚼,着鞭,情节同前。有的设计女抱婴儿,遇险时男接婴儿,脱险后复还;有的设有鸟叫,赶驴者以石击鸟等。
对驴,基本与单驴同。唯骑驴者应衣着为一红一绿,轮番登场表演,顺序同前。马庄跑驴队独出心裁,把“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之说揉进舞蹈中,设计了俩驴打仗,在单独所述的惊恐场面过后,另一毛驴冲破赶驴者的拦截,脱缰而出,凶猛冲来,场上毛驴余怒未息,两驴相对,互相嘶咬,打在一起,难解难分。赶驴者奋力拦阻,无济于事,时而将一驴扑倒,一驴从其背上跃过,扑倒者起而反扑,踢咬碰撞,往返周旋,打得不可开交。幸有两农夫荷锄相助,四人同心协力,驯服犟驴。四人欢呼跳跃,祝贺胜利。前扑虎跳,前翻后翻,肚子小翻,飞脚旋子,高毛窜毛,扒虎戗背,戏剧短打武生的高招绝活,巧使广用,把舞蹈推向高潮。
驴队,由多驴组成,10匹、20匹、30匹不等,着装华丽,一骑一赶为一组。以别篱笆方式变换队形,交换位置。在规定范围内做勒嚼、着鞭、踢腿、尥蹶等动作。锣鼓、唢呐、串铃、响鞭,构成跑驴独有的交响乐,驴群、驴夫集体组成舞蹈群,气势宏大,别有风味。
2013年,德州跑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德州跑驴这一民间艺术,经过一代代文艺爱好者的继承与创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风格。逢年过节,匹匹跑驴,涌上街头,尽情表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添德州城色彩,饱居民眼福,所到之处,洋溢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据德城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编写)
(原稿载于2020年8月7日《德州日报》7版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康晖 刘雷丽 张真真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