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里的德州 | 方志里的唐三藏


方志里的唐三藏

□ 郭峰

古典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在我国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书中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是这样交待唐僧身世的:其父陈光蕊是海州人,中状元后,“太宗就命为江州州主”;在赴任江州途经洪江渡口时被水贼刘洪所害:“不觉已到洪江渡口,只见稍水刘洪、李彪二人……那刘洪睁眼见殷小姐(唐僧之母殷温娇)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有个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他就穿了光蕊的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据学者研究,海州是在江苏,洪江是在湖南,而江州在江西地界,再加吴承恩本人即江苏人,所以结论明确了一点就是,这三个地方肯定不在黄河以北。但是,神话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清嘉庆版《庆云县志》却载:陈元奘,父光蕊,登进士,隋时除守无棣,渡津被水贼刘洪害,奘在襁褓,母殷陈氏仓卒间以木匣贮之置于河中,流分水镇西河壖金山寺,僧人惊启视之,有字一行在衣襟,知其本源,丐河南岸康母乳之,称海流和尚。贞观十三年,奉敕取经天竺,赐号三藏法师。

会不会感到意外?唐僧竟然是从小在庆云出家;他父亲陈光蕊任职处也不是江州而是无棣,即庆云;遇害处更不是千里之外的洪江渡口,而是渡黄河之“津”;有关人物更是有名有姓,“河南岸康母乳之!”

究竟孰是孰非?

吴承恩是50岁左右也就是1550年前后写成《西游记》的,而从其写成该书到1809年记载唐三藏的清嘉庆版《庆云县志》编成有近300年,据2014年《嘉庆·庆云县志》(校注版)出版说明,此间,《庆云县志》先后有万历四年(1576)版、康熙十二年(1673)版和十九年(1680)版,三版县志均没有记载唐僧的故事。试想,如果庆云县有关唐僧的故事早于或同期于吴老先生写作《西游记》时期,那么按照方志的编纂要求和习惯,在各版本的《庆云县志》中也该早有记载,而不会接连明清两代历经百余年三版县志中都不见踪影。所以,或许是因为《西游记》后来慢慢在我国大江南北流传开来,而庆云县也恰好有个金山寺,又或许当地民间也确实发生过在河水中救起婴儿的事件,聪明智慧的人民群众,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西游记》的喜欢,才附会了《西游记》,把唐僧出身一段搬到了德州,还把玄奘传成了元奘,把江州改成了无棣,也未可知。

这也符合民间传说的产生规律。

另外,在齐河县也流传着一段故事,说这水贼刘洪杀陈光蕊的故事,就发生在齐河县刘洪村,而事实是此村也确实存在,就在齐河县晏城镇西几十里地处,现在叫流洪社区。若有人问,按《庆云县志》的说法,如果陈光蕊在齐河被杀,唐僧却怎么顺水到的庆云?答案太简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还有运河,还有大禹为了治水所疏的徒骇、马颊、钩盘及鬲津等河在我们德州大地纵横流淌了几千年,把小唐僧从齐河县送到庆云金山寺还不是小事一桩!

不仅如此,据说在距离刘洪村南十几里地的白马村,还曾有过一座不小的寺庙,叫做团圆寺,就是为了纪念唐僧与父母团圆而建的,这寺直到民国时期还有。

民间故事也好传说也罢,神话就是神话,其真假无需过于较真,但从这些优美凄切的故事中,我们将永远能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斑斓夺目与可爱。

(原稿载于2020年8月14日《德州日报·德州刊》4版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郭峰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