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夕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



今日七夕


自古以来,

七夕就牵动着千万人的情思。


七夕是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夕是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世间所有的情,

都在这个叫“七夕”的日子里再次相逢。

01

七夕起源


七夕节,是我国最浪漫的一个传统节日。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节日活动以乞巧为主,故又称为“乞巧节”。它源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苦苦相恋,却被王母娘娘隔在了天河的两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纵然常年相隔,牛郎织女却情深如旧。

人们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深深感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世间所有的喜鹊如约而来,为他们搭起一座深情的桥。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02

七夕寓意


《说文解字》中解释到:七,阳之正也。

在古人的观念中,“七”是阳数、天数,是吉祥的数字,农历七月七日又被称为“重七”,是吉上加吉,吉之又吉。

七月七,正值夏秋之交,天气温暖,草木飘香。在晴朗的夜晚,看天上繁星闪耀,听老人说牛郎织女,也别有一番诗意。

03

七夕习俗


七夕,是节日,也是祝福。在古时,人们为了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习俗。

穿针乞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趁着月光,身着新衣的妙龄女子围坐在一起,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穿针引线。

据说,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女子乞巧,求一颗七窍玲珑的慧心。


《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拜织女

参拜前,姑娘们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后,准时去往主办人家中,于案前焚香礼拜。

“拜织女”时,需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

另外,还要寻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芙蓉面,罗素衣,祭拜后,一行人围坐着,边吃美食,边默念心愿,直到夜半散去。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今日七夕,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待霜染白发、年迈蹒跚,

依旧能与最爱的人

度岁月静好,看细水长流。

综合诗词天地、百度百科
编辑|高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