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获悉,目前,以45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和10个“4S”店为龙头,以785个维修网点为主体,我市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机大市,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1200多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5万多台,联合收获机4.2万多台。农机使用与维修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机装备的作业质量、机器性能的低耗高效发挥及其使用寿命、效益和安全,决定着各类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到位率。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以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手段,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为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我市有876人通过培训鉴定取得国家认可的农机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工499人、中级工300人、高级工77人。宁津县王万新、临邑县何文强、陵城区王文龙、齐河县宋德金等4人获得农机修理工技师资格。
虽然我市农机技术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相对于农机化高速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整体素质,还未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大量智能化、信息化农业机械迅速普及,物联网、自动驾驶导航、机械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操作与维修方式已发生变化,给众多农机技术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适应这一变化,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农技标准化服务”为抓手,以57家农机网格化服务示范点为平台,通过组织开展培训、竞赛、观摩、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把一批自学成才的“土把式”、“土专家”培养成为既会操作又能修理的农机手,把一批技术好、能力强的专业机手培养成为爱农机、善钻研、技艺精的“农机工匠”,提升了农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不断壮大的农机人才队伍,推动了我市农机维修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中心利用网站、微信服务群、“德州农机通”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结合农机“3•15”和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对农机合作社与维修网点的安全生产指导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不断提升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快了全市农机维修网点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步伐。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将继续以农技服务为抓手,把57家网格化服务合作社打造成农机高技能人才阵地,为全市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一是积极做好农机网格化精准服务工作,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温度、接地气的贴心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机维修体系服务能力,通过培训、指导、服务等有效措施,推动农机维修网点和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等服务主体规范创新发展。三是扎实推进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农机维修、驾驶操作等职业技能培训,组织选拔优秀农机操作工、修理工参加全国、全省举办的农机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邓静 通讯员|刘平
编辑|董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