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 | 红绿共舞!壮美清新天蒙山

初秋的天蒙,山如黛,水若镜,美得空灵。9月6日,由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鲁商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主办,山东省市地报新闻摄影学会承办的“践行‘两山’理论 发展红色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媒体研讨会暨16地市党报聚焦天蒙山新闻采访活动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6家地市党报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和新闻记者们齐聚天蒙山,实地探寻天蒙山如何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红色旅游,让看得见的“绿水青山”变成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作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扎根于此。同时,“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然而,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发之前,这座有着“岱宗之亚”美誉的大山,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迹罕至。常年的贫困帽子,让这里的人们只能靠山吃山,曾经漫山遍野的山杜鹃也几乎被挖绝迹。



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科学规范化运作、专业化运营方面做足了文章。建设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360°全景索道、望海楼、玉皇宫、塔山玻璃观景平台等一批精品项目。还投资一千多万元打造了沂蒙山智慧景区系统,成为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在山东的首个试点。



从过去贫穷落后,百姓靠盗挖山野珍贵苗木维系生计,到如今百万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坐在家门口即可创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天蒙山以红绿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践行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的结果。



据统计,自开业以来,旅游区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近3.5亿元,基本实现了“游客满意、企业盈利、业内好评、政府欢迎、群众受益”,开启了沂蒙山“红绿共舞”的旅游新篇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