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陵城区神头镇西郭村村民郭祥然种植的4亩大姜试验田迎来了丰收季。在收获现场,10多名农民朋友正帮忙收获大姜,一墩墩刚刚收获的鲜姜个头饱满,颜色金黄,整齐地摆在地里,一派丰收的气息。
“原来的传统作物,像玉米、小麦,这些的经济效益有限,我想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方面自己可以创收,另一方面可以让老百姓都一块富起来。”郭祥然高兴地说,每亩大姜的产量在1万斤左右,当前的大姜收购价格在每斤3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可尽管如此,陵城区及周边种植大姜的农户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大姜属于精细化种植作物,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水质等各种条件,从前期土壤改良,到后期姜苗、肥料、设施、机械、灌溉等,亩均投资已经达到1万元左右,还要解决防虫、防病等各种难题,才能保证最后的丰收。
对于一个老百姓来说,种植大姜成功的难度很大,郭祥然首要解决的也是这些基础条件,他通过走访了解,聘请了有20多年农业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一边跟着学,自己一边干。“前期要解决药物残留,调整土壤的PH值,种上大姜以后到6月份和8月份要两次防治钻心虫,还要处理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等等,才能保证大姜的正常生长。”郭祥然俨然成了大姜种植的技术专家。
从清明节开始种植,到霜降前进行收获,今年第一次试水大姜种植,郭祥然的大姜产量就达到了4万斤左右,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出售,而是把大姜放到地窖储存了起来,可以等到行情更好的时候出售,也可以加工一下继续种植。“咱这个大姜,要每两层大姜,放一层沙子,能保鲜、保湿、保持完整。”郭祥然现学现卖,把刚学到的大姜储存技巧无偿传授给前来参观的武城县大姜种植户。
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种植大姜的成功,让郭祥然对明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目前已经流转土地60亩,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现在不愁销,愁的是量上不来。”郭祥然介绍说:“大姜种植就是第一年投入高,以后每年的投入会减少很多,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们将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到64亩,这一年的人工费用就能达到7万元左右,真正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最终以点带片,带动周边的老百姓都参与进来,一块种植,形成集种植、劳务、市场、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姜种植基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王书胜
编辑 |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