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践行“四力”看小康 | 庆云尚堂镇: 一株仙草富一方

剪辑|郭庆萍

11月2日,记者驱车沿滨德高速北行,出庆云出口、再沿环形路西进,便来到尚堂镇石斛小镇。道路北侧,200余个温室大棚蔚为壮观。室外虽然寒风凛冽,但大棚内却温暖湿润,一株株翠绿的铁皮石斛在安静地生长。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其性味甘淡、微咸,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在这里面,铁皮石斛是最具药用价值的一种,在《道藏》一书中,它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2012年,刘中华怀揣着“南斛北种”的梦想,创办山东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尚堂镇种下了铁皮石斛的小苗。“我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组培,克服了严寒、干燥等环境难题,又探索创新,把石斛种在果树上,模拟出更适合石斛生长的仿野生环境,进一步改善了石斛的口感和品质。”刘中华说,高品质的“北方石斛”吸引了多家知名药企的关注,同仁堂、华北制药等知名企业纷纷与沃森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目前,企业产值可达1.2亿元。

铁皮石斛的成长期为2至3年,成苗后便可采收、销售,可连续收益8至10年,每平方米可出产鲜品0.4公斤,每公斤鲜品市场价达1800元,产值是种植普通粮食作物的几十倍。正是看中了铁皮石斛的高效益和好前景,尚堂镇党委政府决定以此为载体,带动当地农民发展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

通过土地流转、入股专业合作社等方式,300多名农民从传统耕作中解放出来,在获得土地入股分红的同时,还能到种植基地打工,实现进一步增收致富。杜合琴就是其中一员。今年49岁的杜合琴是尚堂镇南侯村人,在石斛种植基地工作已经5年。“种植基地就在村头,上班和照顾家里都很方便。现在,我自己可以照看5、6个棚,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她说。

石斛,撑起了尚堂镇的特色产业。2017年,尚堂镇石斛小镇正式获批全国特色小镇。为擦亮这块“国字号”招牌,该镇按照《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要求,明确了围绕铁皮石斛产业,集聚产业、文旅和社区功能,加速农业“接二连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并聘请深圳九地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石斛小镇总体规划,以石斛小镇为平台,招引了鲁望石斛种植产业园、鲁望现代农业、京鹏畜牧等农业企业,培育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山东水发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也是该镇的得意之作。在水发田园综合体7万平方米的超级智慧温室内,一颗颗红宝石般的小番茄挂满了枝头,它们将被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温室里种植有5个品种、20万株的番茄,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无土栽培、人工补光、熊蜂授粉,亩产可达1.66万公斤,年可实现产值4500万元。

有了产业的带动,尚堂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乡村环境面貌也得到有效改善。如今,该镇实施了基础提升、设施完善、绿化亮化三大工程,建成了20公里的环形旅游路网,架构了石斛小镇四纵四横旅游路网框架,还建成了民俗村、采摘园、综合接待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旅游和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医、药、养、游、购、娱、创七大业态入手,规划建设‘医药产业区、医药创客区、体验休闲区、养生度假区、乡旅观光区、科技示范区’六大发展园区,力争把石斛小镇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养生胜地、全国健康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该镇镇长孔义群规划着发展蓝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冕 董建新 郭庆萍 通讯员|马俊良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