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德城区状元府社区办公场所
清代德州的满族文化符号
□德州日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旧时德州的东门里是满营驻地,居民也都以满族为主。老德州人喝酒,酣畅之余总会吆喝句“东门里的闺女——满着”,一个“满”字,涵盖了满族和斟满酒双重意思,更用满族人的豪爽烘托出彼此的感情,这就是老德州独具特色的满族符号之一。
旗兵及家属最多时达2700人
八旗兵来德州是清朝初年的事情,《八旗通志·卷73·土田志》中记载:顺治二年(1645)九月,德州开始设满洲驻防兵。当时一起设立的还有直隶顺德府、山东济南府、临清州、江北徐州、山西潞安府、平阳府、蒲州7处。当时,各地抗清活动仍在持续,这些地方设置驻军,主要是用来稳定直隶、山东、山西的局面,同时也是为配合其他军事行动,因此属于临时性派驻。
顺治三年(1646)由于工作需要,德州旗兵就随着南下大军到了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当时一同南下的还有济南府、临清州、徐州的旗兵。
顺治十一年(1654),鉴于德州在大运河航运上的重要地位,重新恢复在德州的满洲驻防兵,把原来驻扎在河间府的清军调到了德州。当时来的官兵主要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中的镶黄、正黄两旗,总计344人,包括甲兵、铁匠和弓匠。这个规模在当时已经不算小了,因为当时清代驻防各省的八旗兵,总共10.7万余人。为了安置这些人员,据《八旗通志》记载:户部差郎中莽加萨马哈等协调,把德州城里东北角的所有民房都划拨给官兵驻防,有办公室和宿舍891间,旧校场、箭亭各一处。同时,在东门里偏北的地方建设衙署,有9间房屋。现在,这里还有一条南北小路,叫尉署街。
雍正二年(1724),朝廷增派160名旗兵,德州旗兵总人数达到466名,同时在现在南龙国际花园位置设立新营,东侧又新辟南北街巷,叫新营街,现在为建新街。这时候的驻防营中,除了常规的兵种,更有鸟枪兵200名。原有的旧校场太小,不能练习射击,于是就在东门外建设了新校场,占地面积191亩,其中还建有演武厅。
乾隆五十一年(1786),驻防营增派50人,德州的旗兵总人数超过了500人。驻防的附属设施包括营地、校场、马场等。由于八旗制度的特殊性,这些八旗兵来德州驻防,都带着家属,因此到了清嘉庆十一年(1806),满洲驻防兵,现役、退伍及家属已经达到2700多人。
圈地、发工资,旗兵高人一等
这么多的旗兵及家属来到德州,他们的生活问题如何解决呢?有三个阶段,和三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个阶段:分地。为了让这些旗兵及家属安心工作,清政府给予了充分的照顾。驻防旗兵们的收入来源,按照入关以前计口授田的方式进行。《八旗通志·卷73·土田志》中记载,当时专门出台驻防地亩设立规制:驻防所在地,以前明朝公、侯、伯、驸马、太监的田地,登记查明的还给原主,剩下的分给旗兵。
第二个阶段:圈地。顺治十一年(1654)复设德州驻防兵的时候,旗兵按照规定圈种土地,据康熙《德州志·卷六·兵卫志》记载:当时圈种城东州地800多顷。这种做法当时在德州一度引起混乱。首先,土地虽然给了旗兵,但地籍仍在州地的登记表上,老百姓仍要如数缴纳钱粮。为解决这个问题,清朝廷又出台政策,从德州卫军的屯地中拨出等量土地予以补偿,然后卫军钱粮照数豁免。但当失去土地的老百姓去卫地接收时,地主们却不给田地,而是折换成等量的地租。地租水分很大,多少不一样,好一些的仅够缴纳州粮,强势的地主则一毛不拔。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上告,案子久拖不决,最终失地的老百姓倾家荡产,逃亡要饭。
后来开垦的土地逐渐增多。《八旗通志·卷73·土田志》中记载:山东济南府德州驻防的镶黄、正黄中的满洲、蒙古官员11名,有土地750亩;兵丁500人、匠役4人,拥有土地25560亩。
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驻防兵总人数达到516人,圈占土地30695亩。
第三个阶段:发工资。康熙初年,各地局势趋稳,战争较少。朝廷明确规定驻防官兵不准在当地置产,统一由官府发工资。于是圈占地被逐渐退出。到了康熙四年(1665),《清实录·康熙朝实录》记载:山东巡抚周有德曾给朝廷写报告,说德州驻防兵丁已经开始实行工资制,以前分给他们的500多顷民地,仍然还给了老百姓。客观来说,周有德还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巡抚,他严格落实把土地还给百姓的做法,为饱受明末清初战乱之灾的德州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
驻防营里还有项很有人情味的福利:红白赏银。也就是官方的红白事随份子。乾隆《德州志》记载:把4000两朝廷给的赏银加上700两利息,交给德州、德平、平原、陵县、恩县、乐陵、商河7个地方营运生息,然后从乾隆四年(1739)开始,根据不同职务,发红白赏银。其中,士兵白事给6两,红事给3两;匠役白事给4两,红事给2两。
民国时期满人纷纷改成汉姓
八旗是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三个八旗所属人员统称为“旗人”。一般来说,满八旗就是满人,汉八旗是清初入关汉族功臣及其后裔和包衣(满语家奴),蒙古八旗则是蒙古王公贵族。
来德州的八旗兵主要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中的镶黄、正黄两旗。他们进驻德州后,人员不断增加,管理机构也在不断调整。初期,归属京都统管辖,雍正九年(1731),青州府设立都统,遂划归青州都统管辖。在朝廷的特别关怀下,他们在德州的日子一直很滋润。清光绪十六年 (1890),山东督粮道善联与满州驻防营捐资合建了正谊书院,专供满族子弟学习。光绪二十八年 (1902)改为劝学所,它就是今天的石芦街小学的前身。德州满营还出了一个武状元。朱彭寿《旧典备征》中记载,有清一朝268年中,武科从顺治三年(1646年)开考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停考,取中109名武状元。这其中,只有3个旗人得了武状元: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科德灏(正黄旗)、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昌伊苏(正黄旗)、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波启善(正红旗)。昌伊苏就是德州的满人,中状元之后,他被授予头等侍卫,在德州建了状元府邸,御赐“武魁”牌匾。其状元府邸的位置在今天的市直小区内。如今,德城区的状元府社区就是由此而来。道光十年(1830年),昌伊苏出任四川夔州协副将,开始其从军生涯,道光二十三年(1843) 秋,接任保芝琳担任台湾镇总兵,是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期间得到清政府认可,赏赐黄马褂一件,并被授予“奋勇巴图鲁”(满语“勇士”)称号。昌伊苏从台湾回到德州后,在城东(今刁李小区一带)置办田产百顷,成为德州满营最大地主。
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德州旗兵的好日子在1905年开始发生改变,首先是改满营为常备军,继而在1906年,驻德州的旗兵取消了月饷,另筹生计。民国初年,八旗兵陆续开始裁撤,到1926年,全部裁撤完毕。这时候的大量满族人已经汉化,说汉话,写汉字,他们的后裔感觉没有前途,为了避祸都改了汉姓,自称汉族。这些人与汉族亲近相处,耳濡目染,婚丧嫁娶的习俗趋于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满族人一直没有缠足的习惯。在德州的旗营中,还有蒙古二旗,其户口与满族相埒,风俗也基本相同。因此除非是旗营中的人,外人还真分辨不出满族还是蒙古族。昌伊苏的后人改成王姓,他的孙子叫王彤书,人们习惯称他彤二爷,他的曾孙叫王少艺,老德州人叫他王小二。除了王姓外,还有傅、何、关等几家大的族姓。1946年6月德州解放,人们在大寺广场批斗大地主王小二,还砸了他家祖传的“武魁”牌匾。
1982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德州有满族1553人,蒙族23人,总共1576人。笔者有一次在德城区西市街采访,邂逅一家花鸟店的老板,告诉我们,听说老爷爷那辈子是满族,就住在东门里,多年前还看到过家里有清朝时候的地契,而如今,他是很纯粹的汉族了。
(原文载于2020年11月20日《德州日报·德周刊》3版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王德胜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