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之窗 不能忘却的记忆|鲁北党组织创始人之一孙兆彭

孙兆彭(1907—1935),字韵黎。鲁北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禹城县黎济寨人。父亲孙汉臣20~40年代在济南当律师。孙兆彭8岁随父去济南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能写千余字的文章,抨击社会弊端。

1922年9月,孙兆彭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习。该校当时是济南学生运动的中心。1923年在党组织的影响下,组织成立了鲁北同乡会,宣传新思想。1923年底,由庄龙甲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党支部委员。

孙兆彭经常深入工厂或农村开展革命活动。他说:“民众觉醒之时,乃革命成功之日。”1924年4月,他到鲁北禹城一带发展李宗鲁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未毕业便走向社会,在制锦市(现济南天桥区)小学,以教员职业为掩护,经常到齐鲁大学,正谊中学和工厂、农村从事地下党工作。1927年他任共青团山东省执行委员。后被派往聊城第三师范学校和曹州中学发展党的组织。

1928年10月,省委派孙兆彭区沂水县一带,领导民运工作。他同沂水共产党员朱寿年、张希周密切配合,在农民协会中秘密组织贫农会,洗刷混入农民队伍中的地主、富农分子。向农民向农民宣传有动必暴的斗争主张。他认为即便暴动失败了,也能使广大群众知道我党的政策,以扩大政治影响。继之,发动了斗地主、分田地、抢坡、抗粮和农民暴动,取得胜利。震惊了鲁南反动势力,鼓舞了民众,打开了局面。接着又在莒县、沂水一带发展10名党员,建立了5个党小组,成立了莒县特支,选举产生了5名委员,孙兆彭任书记,从此,党在沂水、莒县的工作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受到中共山东省委的表扬。同年10月,又建立了沂水特支,孙兆彭任书记。不久,中共山东省委调孙兆彭回济南。

1929年6月,党组织在济南普利门一家饭店开会时,被叛徒特务包围。孙兆彭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同志转移。因此,暴露身份,遭敌通缉。后在其父孙汉臣的帮助下,按上级党组织的安排,到苏联学习。

1932年,孙兆彭从苏联回国,分配到新疆伊犁市(现伊宁市)做地下党的工作。1935年12月15日,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智群 通讯员|冯腾飞
编辑|李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