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禹城市辛寨镇温庄村田地里,村支书温付兴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心里充满希望。“原来浇一亩地要花30多元,现在浇一亩地只花十几元,自从用上泵站的水后,省工省力又省钱,一年下来,十几亩地水费就节省了近1000元,也节约了水,避免了浪费。”他说,现在再也不担心灌溉问题,心里踏实的很。
今年,禹城市按照工程建设和后期管理并重的原则,依托水利项目,积极探索节水改革机制,加快实施节水改革,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效益。
夯实节水改革的工程基础。把工程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节水改革的有力载体,实施两大工程。一是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投资2410万元,重建丰收河丁刘袁闸、寺西李闸,土马河夏庄闸,朱家河田庄闸4座水闸,该项目是省重点水利工程、禹城市十大民生项目。工程竣工后,积极发挥蓄水、防洪排涝作用,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保护农田排涝面积20余万亩。二是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工程总投资2.67亿元,其中专项债券资金1.74亿元,整合资金0.93亿元。实施内容主要为骨干工程河渠疏浚12条,共212KM,建筑物21座;末级渠系沟渠疏浚224条,共550.41KM,建筑物25座;田间工程新建改造泵站6座、维修机井17眼;新建计量设施110套、灌区信息化平台1处。后期,根据节余资金情况,增加了镇街迫切需要建设的桥涵建筑物。通过节水工程实现计量收费,解决群众反映的“浇地难”“收费不公平”等问题,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夯实节水改革的机制保障。一是蹄疾步稳推进改革试点。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稀缺程度及用水户承受能力,实施用水价格阶梯管理。二是充分发挥农村用水奖补杠杆作用。继续推行农村生活用水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减轻农民负担。三是持续提升农村供水服务保障能力。规范完善农村生活供水协会,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做好工程维护,实施绩效管理,确保农村全天候、全时段供水,不断提高供水综合保障能力和节水改革水平,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进水文明,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禹城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