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德州经开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教育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教育领域的监管,创建区域教育品牌,努力打造“全市教育示范区”,切实服务于辖区居民需求,服务于开发区“双招双引”和新旧动能转换。
曹村小学新校园。记者路龙帅
投资10亿元11所学校告别平房校舍
今年52岁的语文教师张艳丽,已在曹村小学工作了18年,亲眼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变迁。
2002年,她到曹村小学报到时,教室是低矮的砖瓦房,高个子伸手就能摸到房檐,教室四角开裂,缝隙能伸进手指,学校微机室里的几十台老旧电脑,几乎都无法开机,所谓的电脑技术课,只是挂在墙上的课程表而已。
2018年10月29日,学校实现了“鸟枪换炮”。曹村小学告别有着40多年历史的平房校园,600余名师生搬进了新校舍。新建曹村小学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有2栋教学综合楼,可容纳36个教学班、1620名学生。同时配有餐厅和风雨操场,建有跑道、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图书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书法教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至此,经开区最后一处平房校舍被封存在德州教育发展的历史相册里,我区中小学校的学生全部“上楼”。
令张艳丽难忘的是,今年10月29日,曹村小学的教育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德州学院与德州经开区校城融合基础教育合作暨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揭牌仪式在曹村小学举行。
曹村小学作为示范学校,加挂“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校牌,由德州学院选派学校管理、教学人员进驻曹村小学,重组学校管理团队,充实优化教学力量,打造新时代优质特色学校。
张艳丽的经历是“十三五”德州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最引人关注的民生话题,教育关系千家万户,5年时间里,德州经开区教育坚持扩优提质,不断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5年来,经开区先后投资近10亿元,在完成全区中小学标准化改建、通过国家区域义务教育均衡验收的基础上,新建、扩建崇德中学、东城小学等11所高标准、大规模学校,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彻底告别了经开区平房校舍的历史,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5年来招聘学前、义务段教师1131名,进一步壮大了经开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开启了经开区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截至目前,经开区现有注册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共计12157人;公办小学12所,在校生16519人;公办初中4所,在校生5917人;教职工共1482人。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90人;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7000余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1.4万人。以上5所民办学校教职工2000余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00余人,教职工80余人。
教育成就斐然打造“全市教育示范区”
多年努力,经开区教育频结硕果。经开区多所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获教育部资金支持”“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艺术教学示范校”“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学
校”“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科技教育创新发展实践基地”“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国家长教育金推手奖”等荣誉称号。
5年间,经开区不断加强对民办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持续规范办学行为。4所民办中等职业院校,现开设专业49种。每年为区内外企业输送技术人才3000余人。值得一提的是德州交通中等职业学校,成绩斐然。该校11次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2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5—2018年连续四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7个全国冠军,32个一等奖,38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目前与经开区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240余家,与经开区中职学校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及就业协议的国内知名企业有130家,职业学校对合作企业进行遴选,3年来共建设21个校外实训基地,为经开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
5年来,我区涌现出特级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5人,3人成为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3人在国家级讲课比赛中获奖;有267项省市级课题立项,有4项成果在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其中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300余人次应邀到外省市讲学,其中不乏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这样的国家级平台。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7项改革均处于全市首位
几年前,经开区进行改革,实行联合小学管理小学的体制,就是确定每个镇街的中心小学为联合小学,具体管理和引领辖区各小学的发展,共成立了宋官屯、长河、袁桥、赵虎、赵宅、抬头寺6所联合小学。
以宋官屯联合小学为例,联小共有5所学校,分别是德开小学、沙王小学、曹村小学、付庄小学、王庄小学。这5所小学,除德开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之外,其余4所学校均为办学条件薄弱、教师年龄老化的农村小学。
德开小学校长孟杰兼任宋官屯联合校校长,结合联合校的发展现状,孟杰与各位校长集思广益,推动了“书香校园建设”“师生换装”“美丽校园建设”“高效课堂”“普通话推广”“平安校园建设”“素质教育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七大工程。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展、落地,各校的管理水平和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质的飞跃。
几年间,各校按照“一校一特质、一师一特点、一生一特长”的原则,构建起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学校文化。德开小学的“名师俱乐部建设”,曹村小学的书法教育,付庄小学的“妈妈班”,王庄小学的赏识教育,沙王小学的全员运动等,均形成了品牌效应,有的还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和这项改革一样,近来年,经开区教育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集团化办学、全面实现家校合育等新模式。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经开区先后出台了教师绩效工资、校长职级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面向区内农村招聘优秀教师、建设班主任队伍、县管校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共7项改革文件,各项改革的落实情况均处于全市首位。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成立同济中学、长河小学、德开小学3个教育集团,以最大限度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办学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机制,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提高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扩大优质资源教育覆盖面,解决区域间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校际间教育质量发展不充分等矛盾,破解“上好学校难”和“择校热”问题,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依托12个学科教研基地,推行全区大教研模式,加强名师、骨干教师引领,落实“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引领全区中小学校长争做研究型、服务型校长,促使校长队伍坚守教育使命,成为学习的倡导者。
全面推进家校合育,全区中小学成立家长学校,标志着经开区中小学校的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四位一体的整体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育人渠道进一步拓展。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教师入户家访率达到95%以上,电话等其他形式家访率达到100%。与北京“三宽教育”签订合作协议,完善了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平台的教育网络,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经开区先后与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北京八中教育集团签约合作,和德州学院共建基础教育合作实验学校联盟,引入河北阳光教育集团开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将陈雷英语纳入公办教育,丰富了办学形式,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来源|德州教育发布
编辑|高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