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的细纱车间内一派繁忙。30℃左右的湿热空气,不绝于耳的机器轰鸣,飘舞的细微棉絮直钻耳鼻……24岁的纺织女工李瑞瑞戴着口罩,在纺机前走动,不时将断线头接起。
18岁进厂,纺机前一站就是6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拼搏,换来一连串的荣誉,“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纺织行业首席技师”“齐鲁首席技师”“德州市劳动模范”“德州市金牌员工”等等。2021年1月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从“学徒工”到“全国优秀农民工”,对生于1996年的李瑞瑞来说,这是她人生中的一次飞跃,也是精神上的一次升华。
心细如发 不到28秒完成10个接头
2014年,李瑞瑞中专毕业,通过招工进入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纺织女工。“飞速运转的设备、90多分贝的噪音、令人心烦的高温。”这是第一次进入纺织车间给李瑞瑞的印象。细纱车间是纺织厂劳动强度最大的车间,一年四季都得保持在30度以上的高温运转,特别是每年7-9月高温高湿季节,每日重复同样的工作,环境的严苛、操作技术的高要求让她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凭借着对纺织行业的热爱,李瑞瑞坚持了下来,因为平时话很少,她就将经历全部用在了“琢磨事上”。
“接线头是最考验值车工技术的活儿,接头速度直接影响纱疵率。”她深深记下了师傅们常说的这句话,师傅操作时,李瑞瑞就在旁边仔细观察,虚心请教。有时为了纠正一个动作,她连续四五个小时不间断地练习,顾不上喝水、吃饭,揣摩动作要领,食指上被勒出一道道细小的血口,血口不断地愈合、裂开,直到把动作练习规范。“接头说难也不难,就是个熟练活儿。李瑞瑞说。靠着勤学苦练,李瑞瑞的接头速度不断提升,实现“43秒接10个头”,比同期学员平均速度快10秒。
2015年,李瑞瑞从轮班、车间、公司到集团先后与35个顶尖高手过招胜出,代表集团参加了9月份的全市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细纱操作工竞赛,比赛前夕她争分夺秒一遍一遍的练习接头动作,细嫩的手指被纱线勒出一道道血口,被飞旋的纱穗磨起了血泡,十指连心的钻痛,但她依然紧咬牙关,很多次别人下班回去休息,她依然坚持练兵,最终她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以“27.5秒接10个头”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这比一级值车工接头速度快了15.5秒。“那时候每天都要加班练兵,有时候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又累又枯燥,几次都差点坚持不住了,但是一想到公司对我的期望,仿佛又找到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李瑞瑞回忆道。
独创操作法 为公司新产品保驾护航
作为纺织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企业经常引进新的细纱机设备以及纱线品种,作为全新的新型纺纱设备,操作与传统的工作法相差很远,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李瑞瑞主动要求到车位看车,通过一边看车一边仔细琢磨,从粗纱认头方式上做了大量的对比试验,终于确定了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随着段彩品种的逐步扩展,由小的样品,逐步批量生产,出现了段入不良纱、缠上销纱等一系列问题,质量极不稳定,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情急之下,李瑞瑞就日夜盯在车位上观察,反复推敲,通过“段彩纱拔管生头法”,解决了段入不良纱这一难题,从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段彩纱操作法”,既稳定了产品质量,又为段彩项目的大量推广奠定了操作基础,为新产品打开市场保驾护航。
“新产品技术创新,必须保持足够耐心,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正确的改进方法一定会到来。 ”李瑞瑞说。2019年,新品种J14.6(3T)介入纺接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订单,在试纺的过程中,多次质量不合格,被迫停止试验,她经过多次改变上部筒纱位置,获得了质量突破,防止了基纱分不开现象的发生,纱线质量得到客户认可,为公司成功接到有史以来最大的订单,弥补了公司的介入纺无订单的空白。
毫无保留“小师傅”传授技艺不含糊
“工作中,她总是抢困难、送方便,帮助职工攻克难关,不让身边一个姐妹掉队。”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崔洁说。随着一批批新人陆续进入企业,李瑞瑞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任务,不断将自己的技能绝活倾囊传授给徒弟和新工。为了让新学员最短时间内上手,她根据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应能力。每天为新学员列出学习计划,加大学员们之间的锻炼与操作。在她的努力下,新工试用期由原来3个月缩短到1个半月,缓解了车间用工紧缺的问题,减少了因操作不良造成的线疵。在她的带动下,车间平均看台水平由原来的4台提高到现在5.5台,车间的整体用工每班节省了20人,为公司降低用工成本18万元。
面对构造日益复杂的纺织机,李瑞瑞深知光靠一股子干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完成同步的只是储备,2019年,她经公司推荐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进行在职本科学习,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学习。如今,“全国优秀农民工”这个称号已成为这个95后女孩的新起点。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赵霞 张英
编辑 |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