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作为一名农业战线代表,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1月24日,参加市人大十八届五次会议的王国栋接受采访时说表示。
王国栋是平原县瑞康家庭农场的理事长。政府工作报告上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容格外引他关注。“过去一年,德州发展农民合作组织1.78万家、家庭农场4718家,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2425家,土地流转面积388.3万亩,足以证明,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有之路,更加坚定我的信心。”
但是,王国栋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存在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等“先天不足”,发展中缺资金、缺销售门路、缺专业人才,种、产、出、售缺乏科学链条支撑,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地方虽引进龙头企业或大户带动发展,但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好,最终不欢而散。”王国栋说。
在他看来,加快农业强市建设,不能忽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作用。“将村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合作社的规模优势和群众的能动性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激活各类要素,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奔小康。”王国栋说。
他建议,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加强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指导。合理规划区域重点发展的种养项目。“一定要弄清各个村庄的发展优势,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指导、聘请专业规划人员、联系在外能人等方式,精准确定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方向,防止‘一哄而上’。”王国栋说。
与此同时,健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统筹财政、扶贫、农业、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力量,将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与壮大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机结合,通过部门结对帮扶、领导联系指导、争取社会支持等方式,解决发展面临的政策、资金、人才等难题。加强资源开发,健全市场导向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机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我们将乘着‘十四五’规划的东风,全力投入乡村振兴这一宏伟事业中去,为建成‘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贡献乡村力量。”王国栋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任立松 通讯员|张大伟
编辑|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