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滋养这片热土——三洄河
□康红敏(陵城)
幼年时,总爱缠着奶奶讲故事,于是,夏夜的繁星下,冬日的暖炕头,甚至在她转着纺线车的间隙,奶奶悠悠的眼神便飘向了岁月深处,回到她十几岁的那个年纪: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啊,那些可恨的小日本!奶奶总恨恨的说。奶奶娘家的二哥死在日寇的枪弹下,只因为他想看看自己的瓜田,就被暗藏的鬼子击杀;奶奶婆家的二哥死在日寇的刺刀下,只因为鬼子扫荡他不躲藏。抗战时期那一个个带着血腥味苦大仇深的故事,就这样在奶奶的大蒲扇下,在奶奶嗡嗡转的纺线车声里,在奶奶暖烘烘的热炕头上,沉淀进我的灵魂里。
那个爱听故事的小女孩渐渐长大,上了学,坐进了教室。从教科书里我了解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抗战历史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40年百团大战……还有那一个个英烈名字:杨靖宇,吉鸿昌,王二小,赵一曼……那么远又似乎那么近,那么陌生又似乎那么熟悉。
岁月匆匆,时间来到2018年5月,那个日朗风清的日子,天那么蓝,云那么白,渐熏的麦田漾着波浪,扬着麦香,依偎着绿树,掩映着村庄,近了,近了,我作为作家采风团的一员仿佛一下子便踏进了陵城红色革命圣地,那个当年被称为“小莫斯科”的地方——三洄河!
轻轻的走近你,走进你,走进你往昔峥嵘的岁月,碰触你坚定如炬的目光,聆听你赤子蓬勃的心跳,感受你博大宽广的胸怀,收获你忠诚坚贞的热爱。
那村口的老湾旁,可是曾经的地道口吗?1941年7月,村党支部委员魏立全,带领党员与可靠群众十几人,黑夜里偷偷挖掘地道。挖好的地道700米长,枪支弹药、粮食、兵工厂器械、印刷设备还有二区委都藏在里边。从没有意外发生过。这是党的机密处所,更是一个地下的光明所在。
村中的老人魏洪俊慷慨激昂诉说着往事。那五间大瓦房的前身,可是曾经的药铺房?当年的医者魏玉坤以行医为掩护,把药铺房变成了二地委的秘密办公房。“进了四区等于进了安全区,进了三洄河等于进了保险院,进了魏玉坤家等于进了保险箱。”
村南静静的伫立着一棵老槐树,冠如华盖,枝叶婆娑。翠绿的浓荫下83岁的耄耋老人神情庄重,目光如昨:“那一年我十来岁,亲眼目的地到魏玉杭被日本鬼子杀害……”那是1942年,村民魏玉杭去赶神头集,刚出村口就被敌人抓住,鬼子集中起全村老少,让他指认谁是共产党,魏玉杭把嘴紧闭,绝口不说!灌石灰水算得了什么,拿杠子砸又算得了什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决不能出卖那些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打鬼子的人!无计可施的鬼子最后把他按在猪圈里,用砖头活活砸死。平民英雄魏玉杭的名字像一首歌,在三洄河人民的心中,代代传唱。
我静静地聆听,轻轻地慨叹,却抑制不住心潮澎湃,泪光闪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踏着脚下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透过老槐树茂密的枝叶,我仿佛看到当年的魏立勋们,这支陵城最早的农村党支部组织,正在召开秘密会议;我仿佛看到老大娘为了掩护小战士,正在同鬼子机智地周旋;我仿佛听到战士们痛击鬼子的呐喊!他们的名字同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彪炳千古、闪耀中华!
漫步在三洄河,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沃野蓝天,绿树掩映着红砖碧瓦,花圃簇拥着街道屋舍,几十年前的器具已经进了农村博物馆,硝烟散去,如今的三洄河安静而祥和,现代又蕴着古朴。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英雄的三洄河早已踏上新的征程,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红旗烈烈,再创高标!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康红敏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