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爷,这是您在线上点的单。我们把春联和福字给您送来了,祝您老身体健康!”2月3日下午,宁津县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郑权来到杜集镇龙庄村,将写好的春联送到老党员孟广厚的家中,并帮老人把春联贴到家门口。孟广厚不住地感谢志愿者,直夸网上预订写春联写 “福”字真方便。
2020年以来,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宁津县文化和旅游局持续推出广场舞、曲艺、书画、剪纸等线上培训活动30多场,组织文化馆志愿者开设网络直播课堂,将原有的服务项目实现线上拓展,打破时空壁垒,最大限度满足疫情期间多样化、“零接触”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可以通过乡镇文化站将需求上报,也可以通过‘宁津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和直播课堂留言,根据个人喜好‘点单’选择课程,我们会根据需求组织志愿者调整课程安排,将群众的文化需求送到家门口,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学技艺、品文化。”宁津县文化馆馆长顾秀宝说。
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宁津县以群众需求作为导向,创新做实文明实践“群众点单”模式,“烹制”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惠民大餐”。“需要一幅春联。”2月2日,孟广厚通过网络平台递交了这样一份需求“菜单”。宁津县文化馆副馆长王保芬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后,在短时间内便对订单做出了回复,并将这一“菜单”转给了书法爱好者付国胜。“群众有所需,我们有所应。第二天,我们就在文化馆组织了‘书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为群众书写春联500余副,福字1500余张。群众通过线上预约、线下领取的方式将春联带回家,既科学有序防控疫情,又能让群众体会到红红火火的年味儿。”顾秀宝说。
中共宁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玉江说:“通过开展文化‘云’服务,有助于传统文化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汲取营养,焕发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能让传统文化更深入地走进年轻一代,唤起年轻人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刘晓东
编辑 |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