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评论员文章|奋力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奋力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本报评论员

3月8日,我市召开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工作会议,表扬先进,强化措施,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任务。这次会议,是对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战略规划的再深化、再完善,是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

会议是发令枪、是冲锋号。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咬定工业不放松,坚定目标不动摇,以更高定位、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奋力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必须坚持既定发展路径不动摇。德州的短板弱项是工业,现实出路也在工业。2020年,我市再擎工业强市大旗,借助专业机构高质量编制了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摸清了家底,确定了主攻方向,明确了推进路径,着力构建“541”产业体系。一年努力,德州工业经济呈现一系列方向性、趋势性、结构性积极变化,但距离关键性、根本性转变还存在较大距离。主要矛盾不变,既定发展路径就必须毫不动摇。各级各部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既定目标,提升工作标杆,坚持善谋实干、创新创造,沿着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在新的一年干出工业发展新天地,彰显进位崛起新速度。

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必须结合大势,抢机遇、育新机。当前,德州正面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级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我市也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这些很多都是我们独有的“天时地利”。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我们必须充分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 进一步完善、细化主攻方向、工作措施,力求以更科学的“人和”借“天时”、取“地利” ,推动“天时”“地利”“人和”融合发展,使我们的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更多资源、资金、项目、技术、人才支撑。

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当前,缺大少强仍然是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产业链条短仍然是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因,质量结构不优仍是工业经济的最大短板。加速破解这些难题,要在产业聚合上攻坚突破,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链条延伸度、企业密集度、链长首位度;要在龙头企业培植上攻坚突破,坚持培植现有企业和招引外部项目协同发力,争取有新突破新进展;要在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坚持招大引强,加速项目建设,抓好技改项目,做强物流产业;要在创新驱动上攻坚突破,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开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要集聚更多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企业力度,优化工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要进一步强化调度督导,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在工作一线发现干部、锻炼干部,切实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管理的领导人才,为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提供坚强保障。

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是德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事关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新征程以什么样的面貌开局起步。鼓角催人,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主战场,聚力主攻点,拿出舍我其谁的劲头,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中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