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受听力健康!”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成人数量为3.28亿,占总数的91.1%。如何保护听力健康?记者采访了德州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有关专家。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之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近年来,听力衰退呈现年轻化趋势。如果听力受损,无法逆转。“人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蜗中的毛细胞会将鼓膜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导至脑内听觉神经,而高分贝声音持续震荡耳蜗,会过度刺激毛细胞,导致坏死,且无法再生。”专家解释说,当毛细胞完全死亡后,就会发生永久性听力丧失。
哪些原因会导致听力受损?专家说,这与个人使用音频设备时的3个不良习惯有关。使用耳机时间过长,长期、慢性的噪声刺激,造成毛细胞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使其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引起噪声性听力下降;听着音乐入睡,熟睡时佩戴耳机,耳机被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加大了声压对鼓膜的刺激,使内耳很容易受到损伤;在热闹的街道、公交车和地铁里戴耳机,这些场所噪声大,会不由自主的提高耳机音量,让耳朵受的伤害更大。
专家建议:使用耳机时,应遵循“3个60”原则: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声音的大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当外界环境声音超过60分贝时,尽量不使用耳机。此外,人们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尽量避免熬夜,缺少睡眠或情绪紧张,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容易导致耳鸣。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噪声,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尽量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关掉开关,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时,要把音量调到适中。不要经常掏耳朵,正常人都会有耵聍,也就是耳屎,这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护好外耳道的皮肤,如果经常掏耳朵,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真菌感染。
“每年应至少保证一次听力检查,有遗传病史的每半年就要检查一次。”专家说,发现异常应尽快就诊,以延缓听力衰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通讯员|李敏
编辑|唐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