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正在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为让市民了解、安心接种新冠疫苗,3月8日,记者采访了德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对市民关心的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均属易感人群。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提升免疫力。现阶段,建议年龄在18岁以上、59岁以下的人,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接种。
有些人仍对接种新冠疫苗持怀疑态度,不确定是否安全。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流程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德州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储存和运输均按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市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截至2月底,我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200多万剂次,不良反应率不高于流感疫苗,因此,市民可放心接种。
几类人不适合接种
虽然接种疫苗很有必要,但就目前阶段来说,有几类人群不适合接种疫苗。除了年龄限制外,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正在发热者以及妊娠期妇女不应接种新冠疫苗。
春季过敏人群增多,对于花粉过敏、鼻塞、流鼻涕或者出现皮疹的过敏人群,建议市民要错过过敏期,轻症可遵医嘱进行接种。前期试验表明,全程接种28天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抗体,保护效果明显。
接种注意事项要牢记
接种新冠疫苗前,人们要充分准确了解权威媒体发布的新冠疫苗禁忌症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属于禁用人群,如不确定,建议咨询医生;最好不要空腹;建议穿方便穿脱的宽松衣服;携带身份证、手机等物品,佩戴好口罩前往接种点。
△ 武汉志愿者接种重组新冠病毒疫苗Ⅱ期临床实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接种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填写知情同意书。接种完成后,止血棉签禁止带离,应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接种疫苗后在接种点留观区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离开接种点;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接种后应继续佩戴口罩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不用戴口罩了?专家解释说,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不能把宝全押在疫苗上。
当前情况下,人们仍需牢记“防疫三件套”和“防护五还要”,前者是指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后者是指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此外,即使有了疫苗接种证,参加大型活动时,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刘潇 通讯员|李敏
编辑|唐志梅